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
登录|
农情快报 更多
[苗情]玉米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玉米属禾木科植物五蜀黍,玉米籽粒由胚乳、胚、皮、尖端等组成,其含量分别为82%、12%、5%、1%。玉米胚是种子的胚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每100g中含脂肪4.6g以上、蛋白质8.2g、碳水化合物70.6g以上、粗纤维1.3g以上、钙17mg以上、铁2.0mg以上、磷21mg以上、尼克酸2.4mg以上、核黄素0.14mg以上。淀粉主要存在于胚乳中,胚内含有大量的油脂和灰分

吉林省九台区2025-11-08
[苗情]桃树种植

种植桃树,需挑选一块疏松肥沃、方便排水、向阳的土地,选择在一些疏松的沙质土地的区域,将土壤翻耕、整理,施入适量的肥料来提高肥力。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丹枫路963号靠近星光国际广场2025-11-08
[苗情]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甘肃省永昌县朱王堡镇高原夏菜喜获丰收

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甘肃省永昌县朱王堡镇高原夏菜喜获丰收 金昌学习平台 2025-11-07 作者:李峰 吕同(实习) 张越(实习) 秋日的清晨,永昌县朱王堡镇的田野间已是一派忙碌景象。在连片的高原夏菜种植基地里,菜农们正弯腰采收,将一颗颗鲜嫩的蔬菜整齐码放进筐。距离种植基地不远的菜仓冷库,等待装货的冷链运输车整装待发,工人们熟练地将装满蔬菜的塑料筐搬上车厢,这些蔬菜即将跨越千里,抵达四川、广东等地的市场。 今年,朱王堡镇高原夏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8万亩。田间地头,一条条黑色滴灌带在菜畦间蜿蜒延伸,为作物精准输送着水分和养分。通过推广覆膜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这里的高原夏菜品质不断提升,产量也得到保障。 金昌达盛新业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玉国介绍:“近年来,我们公司持续扩大高原夏菜的种植面积,提升品质,以此实现增收目标。今年,我们已发运1300多车蔬菜,累计达4万多吨,切实增加了务工人员的收入。” 高原夏菜产业的蓬勃兴起,已成为朱王堡镇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强村富民目标的关键动力。据悉,朱王堡镇创新推行的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预计平均能为参与的村庄增加集体收入6万元以上。统计显示,今年1-8月,全镇村集体收入已达436.9万元,预计全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将突破700万元,村均收入可达55万元,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正持续释放。 如今的朱王堡镇,高原夏菜不只是田间的“丰收菜”,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菜”。凭借基地建设、科技赋能以及龙头带动,这片戈壁绿洲让蔬菜产业切实落地生根。这份丰收的喜悦,不仅洋溢在菜农的笑脸上,更凸显了朱王堡镇凭借特色产业带动农户增收、激发乡村活力的显著成效。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团结路36号靠近天祝藏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2025-11-08
[墒情]苹菇

苹菇一种常见的蔬菜,保质期不长,加工方法不多,市场价平稳,一般家庭都消费得起,营养丰富,很受人们欢迎。

重庆市南川区411省道靠近南川工业园龙岩组团2025-11-08
[苗情]桃树种植

种植桃树,需挑选一块疏松肥沃、方便排水、向阳的土地,选择在一些疏松的沙质土地的区域,将土壤翻耕、整理,施入适量的肥料来提高肥力。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丹枫路963号靠近星光国际广场2025-11-08
[苗情]生态中国·幸福画卷 | 绿水青山终不负 诗意栖居冶力关

生态中国·幸福画卷 | 绿水青山终不负 诗意栖居冶力关 甘肃学习平台 2025-11-06 作者:秦景祥 从山峦褪色到绿意盎然,从生态赤字到绿色盈余,这座甘南小镇用二十年时光,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执生态之笔,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瑰丽长卷。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越过西倾山脊,将金箔般的光辉洒向冶木河。河面上氤氲的水雾缓缓散去,露出澄澈如碧玉的流水,几只水鸟悠然涉水,翅尖划破晨光,溅起细碎的金星。临潭醒了,这座被青藏高原东北缘臂弯轻轻环抱的古城,正以二十年如一日的生态坚守,在时光的画布上徐徐铺展一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画卷”。 临潭的生态叙事,深植于时间的土壤。传说中,明朝大将军常遇春率军西征途经此地,被冶力关的险峻地势所震撼,曾在冶木河畔驻马长叹:“此乃天险,当与民共守之。”数百年来,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留下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存智慧,也留下了“斧头入山,谨慎再三”的古训。然而,曾几何时,过度放牧与垦殖让这片土地褪去绿装,山峦露出贫瘠的肌理,风起时尘土飞扬,连古老的传说都蒙上了尘埃。 改变始于一场深刻的理念变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清泉,自江南余村发轫,奔流千里,浸润了高原儿女的心田。这让人想起《礼记》中的古训:“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两千年前的生态智慧,在今天焕发出新的生机。二十载春秋,临潭人将生态文明的种子撒遍洮州大地,以敬畏与坚韧为养料,静候一场绿色的蓬勃新生。 这新生,在冶力关的山水间有着最直观的注脚。漫步黄涧子国家森林公园,昔日的伐木声早已被鸟鸣取代。云杉冷杉直指苍穹,林下苔藓如厚厚的绿毯,每一步都踩出自然的弹性。当地老人会指着远处的山峰,讲述“常遇春一剑劈开卧佛山”的传说,那连绵的山峦确如仰卧的巨佛,守护着这片土地。更神奇的是,随着生态好转,村民们发现卧佛的轮廓愈发清晰,仿佛青山复绿让沉睡的佛陀也展露了笑颜。 冶木河的变化更是动人。这条孕育了无数传说的河流,曾经被生活污水侵扰,如今经过清淤、活水、植绿等方式的精心治理,重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应有容颜。河畔新修的生态步道上,晨练的老人们指着水中成群的高原鳅,笑容比晨光更暖:“瞧这些小家伙,是咱们水质最好的‘检测员’!”这让人不禁想起《诗经》中的“河水清且涟漪”,千年前的诗意场景,如今在冶力关重新成为日常。 在八角镇的山谷里,村民王老汉不再上山砍柴,他家的房前屋后,是一垄垄长势喜人的中药材。“以前只知道‘靠山吃山’,是把山‘吃’秃了。现在才明白,老祖宗说的‘仁者乐山’是要我们善待山林啊。”他粗糙的手掌抚过党参翠绿的叶片,眼里闪烁着希望的光。在他的记忆中,祖父曾讲述过冶力关“三月三,采青茶”的古俗,如今这传统正以新的形式回归,不再是采摘野生植物,而是在保护中合理利用。 在冶力关镇,依托秀美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农家乐与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来自金城兰州的游客李先生感叹:“在这里,推窗见绿,抬头见山,呼吸的是‘甜’空气,吃的是有机菜,这才是真正的‘诗和远方’。”更令人惊喜的是,随着生态环境改善,一些几乎失传的传统手艺也重新焕发生机。当地的羌姆舞蹈、洮绣技艺,因为旅游的发展而得到传承,老艺人们欣慰地说:“青山绿水留住了客人,也留住了我们的根。” 这画卷的绘制,非一日之功。从领导干部带头植树,到校园里“环保小卫士”将垃圾分类化为自觉行动;从工厂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绿色转型,到寻常百姓家将节水节电、绿色出行融入日常点滴,生态文明的理念,已如空气般融入临潭的肌体,成为一种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各处村民们自发修订村规民约,将生态保护写入条文,这让人想起孔子所说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只不过今天的“礼”是对自然的敬畏与守护。 曾有学生问我:“老师,您心中未来的临潭是什么样子?”我指向远方:“你们看,今天的临潭,已经是一幅‘生态中国’的微缩画卷。而未来,我相信这幅画卷会更美,我们的绿色产业会更加智慧,零碳社区将成为常态,生态教育会融入每个人的血脉。更重要的是,你们,以及你们的后代,将不仅是这画卷的欣赏者,更是执笔人,用你们的智慧和热爱,续写人与自然更加深情的对话。” 暮色四合,冶木河上星光初现,与万家灯火交相辉映。这光,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辉光,是二十载生态文明建设凝结的硕果,更照亮了一条通往未来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康庄大道。临潭,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正以它的满目青翠与勃勃生机,向世界无声地诉说着一个朴素而伟大的真理:守护好绿水青山,便是守护了我们最珍贵的金山银山,以及那份世代传承、生生不息的幸福。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团结路36号靠近天祝藏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2025-11-08
农技问答更多
  • 热门
  • 精选
  • 全国
  • 本地
  • 问专家
  • 我的回复
  • 我的评论
积分统计 更多
积分明细列表
时间积分类别获得积分内容
问答排行

每周 每月

平台用户
好评专家
最权威的农业专家队伍

名专家

共解决个问题

解答问题0|粉丝0|点赞数0

好评专家


解答问题
|
粉丝
|
积分

优秀农技员
最庞大的基层推广体系

解答问题|粉丝|点赞数

优秀农技员


解答问题
|
粉丝
|
积分

活跃农户
最渴求知识的农民用户

提出问题|积分

活跃农户


提问问题
|
积分

日志星云图

现场服务 直播课堂

全国

  • 全国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全国现场服务
全国直播课堂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