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情]甘肃省武威市深耕“技能照亮前程”专项行动 以技能赋能农业发展与群众增收
甘肃省武威市深耕“技能照亮前程”专项行动 以技能赋能农业发展与群众增收
武威学习平台
2025-10-15
作者:孙丽娟 张鑫
今年以来,武威市人社部门紧紧围绕“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助力特色农业发展”目标,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专项行动,通过健全协作机制、创新培训模式、培育劳务品牌等举措,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8717人次,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85.1%和100%,为乡村振兴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方协作破难题,实现“应培尽培”全覆盖。为确保技能培训精准覆盖有需求群体,武威市构建起“人社+镇村+机构”三方协作机制。人社部门统筹资源与政策,镇村组织深入基层开展宣传,培训机构精准对接课程,形成“政策宣传—需求摸排—资源输送”闭环。通过三方协同,不仅让群众了解培训政策与就业前景,还精准对接了特色农业需求与群众意愿,将农村劳动力、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全面纳入培训范围。截至目前,全市已在特色农业领域开展农艺工(蔬菜加工)培训1200余人,涉农类就业技能培训达3220人次。
模式创新提效能,打通“培训—就业”通道。围绕“以培促就业”导向,武威市立足产业需求,推行“嵌入式”“订单式”培训模式。针对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嵌入式”培训融入播种、管护、加工等环节,让群众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同时,对接市内农业龙头企业与重大项目,开展“订单式”培训,课程内容与企业用工标准直接挂钩,有效解决“学用脱节”问题。两种模式不仅提升就业率,也缓解企业用工难,为特色农业稳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品牌培育强带动,激活劳务经济新动能。武威市依托“8+N”现代农业优势,将技能培训与劳务品牌培育深度融合,推动农村劳动力由“体力输出”向“技能品牌输出”转型。天祝县凭借食用菌产业与“中国高原夏菜”品牌优势,成功打造“乌鞘岭菌农”省级劳务品牌和“丝路藏乡菜匠”市级劳务品牌。通过“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基地”联动机制,带动近3万名群众实现就近稳定增收,形成“一人学技能、一户能增收、一片共发展”的良好局面。
锚定目标再奋进,筑牢技能赋能硬支撑。武威市持续深化“技能照亮前程”专项行动,进一步优化“订单式、嵌入式”培训结构,增强技能实用性与岗位匹配度,强化培训“造血”功能。扩大“乌鞘岭菌农”等省级品牌影响力,加快培育“丝路藏乡菜匠”“民勤蜜瓜新农人”等市级品牌,深化劳务协作与供需对接,让“技能照亮前程”真正成为群众增收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桥梁。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团结路36号靠近天祝藏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2025-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