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墒情]秋冬季华北种植区土壤墒情
华北大部墒情适宜,黄淮中南部墒情过多,应及时排涝降渍
据监测会商,华北大部墒情适宜,利于秋粮作物后期灌浆成熟及冬小麦播种。但河南大部、江苏和安徽淮河以北、山东鲁南及胶东半岛局地墒情过多。监测站点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均值为86.26%,环比升高12.87个百分点,同比升高17.34个百分点;20—40cm土壤相对含水量均值为89.00%,环比升高7.8个百分点,同比升高10.66个百分点。
据气象预测,未来一周华北黄淮大部有降水,黄淮西南部降水50—90mm,预计局地墒情过多将持续。10—11月,华北西部、黄淮北部和东部降水量偏多。要重点防范持续阴雨天气对秋作物后期灌浆、收获晾晒、腾茬整地和冬小麦适期播种的影响。一是玉米适期晚收。夏玉米建议适期晚收7—10天,促进灌浆,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和品质。收获后及时粉碎秸秆还田。二是小麦适期晚播。冬小麦建议适期晚播,抓好适墒适量适深适机播种,培育冬前壮苗。旱地冬小麦要趁墒抢墒播种。局地土壤墒情过多,机械无法下地作业,要利用降水间隙或晴好天气充分晾墒除湿。三是深松深翻和播前播后双镇压。有条件的地区每2—3年实施机械深松或深翻,耕深25公分以上,打破犁底层。提高整地质量,播前适当镇压,确保秸秆还田地块镇压耙实,增强蓄水和保墒能力,播后要适墒镇压,尤其秸秆还田地块要强力镇压,确保出苗质量和土壤增温保墒。四是因地制宜推广旱作节水技术。旱作区大力推广耐旱品种、播后镇压、秸秆覆盖、深松蓄水等技术措施;地下水超采区实施测墒补灌,力争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抓好肥水促控,确保小麦单产提升。
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