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草害]玉米短额负蝗
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 Bolvar,为直翅目,蝗总科锥头蝗科负蝗属的一种昆虫。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南、西南以及台湾。除为害水稻、小麦、玉米、烟草、棉花、芝麻、麻类外,还危害甘薯、甘蔗、白菜、甘蓝、萝卜、豆类、茄子、马铃薯等各种蔬菜、农作物及园林花卉植物。以成虫、若虫食叶,影响植株生长、降低蔬菜商品价值。
症状
主要是以成、若虫吃食作物叶片。初孵的幼虫在叶片表层啃食叶肉,留下表皮,2龄可以将叶片咬
成缺刻甚至将叶片吃光,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影响非常大
防治
①农业防治。短额负蝗发生严重地区,在秋季、春季铲除田埂、地边5cm以上的土及杂草,把卵
块暴露在地面晒干或冻死,也可重新加厚地埂,增加盖土厚度,使孵化后的蝗贿不能出土。
②在测报基础上,抓住初孵蝗蛹在田埂、渠堰集中为害双子叶杂草,且扩散能力极弱时,每
667m2喷撤敌马粉剂1.5~2.0kg,也可用20%速灭杀丁乳油15ml,兑水400kg喷雾,其他药剂还
可选用:敌杀死、高氯菊酯等。
③保护利用麻雀、青蛙、大寄生蝇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④人工捕杀
发病规律
在我国东部地区发生最旺盛。在华北地区一年生1代,在江西一年生2代,主要是以卵在沟边土中过冬。5月下旬到6月中旬是为孵化旺盛期,7到8月羽化成为成虫。卵大多产在较为平整并且稍微凹的洼地,土质比较细,不紧不松,土壤湿度适中,杂草稀少的地区,深度在为2.5厘米左右,在产卵之后,大多数还可以连续交配数次,并且进行第二次的产卵。每个卵囊内通常是有卵25粒到100粒。成虫以及若虫较为善于跳跃,上午11点之前以及下午3点到5点之间取食最为强烈。7到8月份由于天气炎热,大量的取食时间在上午10时之前以及傍晚,其他时间大多是栖于地被多、湿度大、双子叶植物茂密的环境下,在灌渠两侧发生多.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珠泉路218号靠近昭通市人民检察院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