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情]农民丰收 | 武威市凉州区谢河镇:葡萄“串”起集体经济振兴链
农民丰收 | 武威市凉州区谢河镇:葡萄“串”起集体经济振兴链
凉州融媒号
2025-08-31
作者:苏玉梅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武威市凉州区谢河镇立足当地沿山冷凉气候与产业基础,围绕打造“三大特色产业带”部署要求,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培育以鲜食葡萄为主的特色种植产业,持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初秋时节,在谢河镇叶家村鲜食葡萄产业园,一座座大棚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翡翠般的藤蔓下,晶莹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工人们正穿梭其间,熟练地进行枝叶修剪。
凉州区谢河镇鲜食葡萄产业园依托“S308线黄金农业产业示范带”,采用“八统一分”建设模式与“合作社+农户+大户”经营机制,已建成鲜食葡萄棚98座,占地225亩。产业园创新运营模式,带动全镇12个村利用闲置集体资金,在园区内认购了20座“村集体经济示范棚”,由此“以点带面”建成了村集体经济产业园。
“叶家村通过产业项目资金,在鲜食葡萄产业园搭建葡萄棚九座,这些棚都是由村干部自主经营,目前均已达到盛果期,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同时也将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务工,增加群众收入。”凉州区谢河镇叶家村村委会主任叶茂荣告诉记者。
园区大棚内主要栽植阳光玫瑰、克伦森、红提等优质葡萄品种。进入盛果期后,预计年产量可达450吨,年经济收入增加约560万元。同时,产业园可吸纳富余劳动力110余人就近务工,实现年务工收入超过200万元。“八统一分”建设模式与“合作社+农户+大户”经营机制有效盘活了资源,推动了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协同增长,促进了葡萄产业向规模化、可持续方向发展。
凉州区谢河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牛泰辉说:“近年来,谢河镇党委、政府通过积极申报产业项目,先后在集体经济发展薄弱的几个村建成了石磨面厂、手工作坊、鲜食葡萄和彩椒集体经济产业示范园。这些项目的建成、运行,切实增强了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拓展了集体经济增收的渠道。目前,我镇村集体经济村均收入已达17.5万元,全年的任务目标也将如期完成。”
凉州区谢河镇坚持党建引领,通过科学规划、模式创新与资源整合等举措,让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实现了产业发展、群众致富与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多赢局面,为持续夯实乡村振兴根基、推动共同富裕注入了澎湃动能。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团结路36号靠近天祝藏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