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情]卷心菜的种植方法和时间和技术
卷心菜又名结球甘蓝、包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下面从种植时间、种植方法以及种植技术三方面为你详细介绍:
种植时间
卷心菜适应性较强,不同地区和不同栽培方式下种植时间有所差异:
● 春卷心菜:在东北、西北和华北的高寒地区,通常于2 - 3月在温室或阳畦育苗,4 - 5月定植,6 - 7月收获;华北及部分城市,一般在12月至次年1月冷床育苗,3 - 4月定植,5 - 6月收获。
● 夏卷心菜:一般在4 - 5月育苗,6月定植,8 - 9月收获。
● 秋卷心菜:北方地区多在6 - 7月播种育苗,7 - 8月定植,10 - 11月收获;南方地区播种时间可适当推迟,7 - 8月播种,8 - 9月定植,11月至次年1月收获。
种植方法
播种育苗
● 种子处理:为提高种子发芽率和预防病虫害,可将种子用50 - 55℃温水浸种15 - 20分钟,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30℃左右,再浸泡3 - 4小时,捞出晾干。也可用种子重量0.3%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 苗床准备: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地块作苗床,每平方米苗床施入腐熟有机肥5 - 10公斤、三元复合肥0.1 - 0.2公斤,翻耕耙平,做成宽1 - 1.2米的平畦。
● 播种: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上,覆盖0.5 - 1厘米厚的细土,轻轻镇压,然后浇透水。每平方米苗床用种量3 - 5克。
● 苗期管理:播种后保持苗床温度20 - 25℃,一般3 - 5天即可出苗。出苗后及时揭去覆盖物,适当降低温度,白天保持18 - 22℃,夜间10 - 12℃。当幼苗长出2 - 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株距3 - 5厘米;长出4 - 5片真叶时,可进行分苗,分苗株行距为8 - 10厘米。分苗后及时浇水,并适当提高温度,促进缓苗。
定植
● 整地施肥:选择前茬不是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定植前深耕25 - 30厘米,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 - 50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 - 60公斤,耙细整平,做成宽1.2 - 1.5米的平畦或高畦。
● 定植时间:当幼苗长到5 - 6片真叶,苗龄30 - 40天时即可定植。定植应选择晴天下午或阴天进行,避免在高温强光时定植。
● 定植密度:根据品种和栽培方式确定定植密度,一般早熟品种株距30 - 35厘米,行距40 - 45厘米;中晚熟品种株距40 - 50厘米,行距50 - 60厘米。
● 定植方法:定植时,在畦面上按株行距挖定植穴,将幼苗带土坨放入穴中,扶正,填土压实,浇足定根水。
种植技术
田间管理
● 中耕除草:定植缓苗后,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一般在缓苗后、莲座期和封垄前各中耕一次,中耕深度由浅到深再到浅,避免伤根。
● 追肥:卷心菜生长迅速,需肥量大,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还应根据生长阶段进行追肥。缓苗后,每亩追施尿素10 - 15公斤,促进幼苗生长;莲座期,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20 - 25公斤,以促进叶片生长和叶球分化;结球期,重施追肥,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30 - 40公斤,并配合喷施0.2% - 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 - 3次,每隔7 - 10天喷一次,以提高叶球的品质和产量。
● 浇水:卷心菜喜湿润环境,但不耐涝。定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缓苗。莲座期适当控制浇水,进行蹲苗,以促进根系发育和叶球形成。蹲苗时间一般为10 - 15天,当植株叶片颜色深绿、蜡粉增多、叶片变硬时,结束蹲苗。结球期需水量大,应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田间积水,防止叶球腐烂。一般每隔5 - 7天浇一次水,浇水应在早晚进行。
病虫害防治
● 病害防治:卷心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黑腐病、软腐病等。霜霉病可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 - 800倍液喷雾防治;黑腐病可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 - 600倍液喷雾防治;软腐病可用20%噻菌铜悬浮剂500 - 600倍液喷雾防治。
● 虫害防治:主要虫害有菜青虫、小菜蛾、蚜虫等。菜青虫和小菜蛾可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00 - 1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 - 2000倍液喷雾防治。
采收
当叶球充分紧实后,即可采收。采收时,用刀从基部割下,去掉外叶,保留2 - 3片嫩叶,以保护叶球。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泽溪路158号靠近麒龙新城202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