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
登录|
但求香稻播万顷

冬日,广袤的江汉平原上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村庄若隐若现。麻雀在收割后的稻田里觅食,时起时落。在稻田一隅,汤俭民和种稻大户周尚文蹲着,翻看着稻茬。“还好,没有什么虫卵。”汤俭民说。每年香稻收割后,他都会到种植户的田里查看一下。

又黑又瘦、两手粗糙,眼前的汤俭民和农民没有两样。作为湖北省孝感市孝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高级农艺师,他和农民、田地、种子打了一辈子交道。30多年来,他醉心于香稻培育,让物美价廉的香米饭上了寻常百姓的餐桌。正如他在一首诗中所写:“一生育种多艰辛,但求香稻播万顷。多亏蓑笠桂冠戴,任他烈日风雨侵。”

35年来,为了农业丰收,汤俭民本着“把农民当父母,把种子当儿女,把自己当农夫”的理念,先后承担了40余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拥有近万份香稻育种材料,为源源不断培育出优良香稻品种打下良好基础。

为了育种,35年,汤俭民像候鸟一样,怀揣种子,南繁北育。儿子从出生到长大,从上学到参加工作,一切全由妻子包揽。“毫不夸张地说,他花在育种上的精力超过了抚育儿子的百倍。”同事毛惠民说。

水稻育种是一项时间漫长、培育环节复杂、见效极慢的工作。特别是在条件较差情况下,从事难度较大的香稻育种,更需要潜心钻研、长期积累、毕生投入。为育种,汤俭民拿出愚公精神,十多次秋下广西,二十多次冬赴海南,春节不能与家人团聚;为育种,他把婚龄推迟到了三十岁,把全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搭了进去,还落下了一身毛病。一年365天,他有300天都泡在水田里,多次感染血吸虫病,体重不足47公斤。

这些年,汤俭民累积的育种材料多达一万多份,每份材料的记录和选收,他都亲自动手。汤俭民率领团队潜心研究培育出“鄂晚15”等13个水稻新品种,主持培育的“广两优香66”于2012年通过国家审定,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并连续三年被湖北省农业厅确定为中稻主推品种。

在汤俭民的心里,农民就是他的父母。“向农民推广新技术,他们往往害怕失败而不愿接受。为打消他们的顾虑,我的办法就两个字:真诚。”汤俭民说,向农民提供绝对可靠的增产增收技术,他的心中有一杆秤,那就是他所推广的新东西,能给自己的父母用,就能给每一位农民用。“看到自己培育的品种这么受农民欢迎,看到农民能通过新品种增收致富,我这辈子受苦受累也值了。”汤俭民从田里起身站到田埂上说。

浏览记录

静 昵称:静
浏览时间:03-04 14:31

徐艮梅 昵称:徐艮梅
浏览时间:12-23 08:50

徐艮梅

沈志明 昵称:沈志明
浏览时间:12-10 17:10

沈志明

都匀市农村工作局 昵称:都匀市农村工作局
浏览时间:12-08 10:10

都匀市农村工作局

骆一 ⁶⁶⁶₆₆₆666 昵称:骆一 ⁶⁶⁶₆₆₆666
浏览时间:11-27 13:57

骆一 ⁶⁶⁶₆₆₆666

周伟栋 昵称:周伟栋
浏览时间:11-22 15:16

周伟栋

赵宝力 昵称:赵宝力
浏览时间:11-21 09:29

赵宝力
评论列表(5)
代理  03-10 10:01:29
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
阮培铃  01-01 09:56:29
一心为浪。
徐艮梅  12-23 08:50:23
汤老师的一生让我们感动!为他点赞!!!
沈志明  12-10 17:10:26
他是我的导师、确实如此!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