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省南充市
发布人:
浏览量:2098
发布日期:2019-10-15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战斗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绥山大地上到处留下了他坚实的足迹,田畴绿野中到处有他洒下的辛勤汗水。他说:“绿色是我人生的底色,大地是我人生的舞台。”他就是营山县植保植检站副站长、农艺师郭建全。
旱地改制 经验全省推广
郭建全出生在营山县大庙乡的一个偏远小山村,营山属丘陵地区,是传统农业大县。因品学兼优,面临毕业分配的郭建全本有机会跳出“农门”,可他却毅然选择回到家乡,践行自己用知识改变农业生产现状的诺言。
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才是农业增效的根本。针对当地旱地一年只能种两季的惯例,郭建全就把功夫下在了旱地改制上。经过三年的试验和改进,相继推出了“三二五”、“双二五”、“双六尺”旱地分带轮作模式及其配套技术,将传统的一年两熟增加到三至五熟,较改制前单位面积产量翻了近一番。
与此同时,他积极引进、繁育、推广红苕新品种“南薯88”,组建繁育基地,为全县三年内全面普及,实现红苕单产、品质双突破做出了贡献。为解决丘陵坡地干旱问题,从1984年起,郭建全又开始探索套作红苕作垄方式的改进,改与玉米带平行起垄为垂直起垄,以垄间“凹槽”涵蓄水分,成为一项至今推广的节水抗旱增产技术。
地还是那些地,人还是那方人。不同的是收成显著提高了,百姓紧锁的眉头舒展了。大家都纷纷夸奖这个年轻人本事大,为老百姓打开了增收的大门。
钻研技术 获得奖励无数
1990年,郭建全被调回到营山县土壤肥料站担任副站长,主要负责全县中低产田土工程改造工程。他常常起早贪黑深入到各个工地,催进度、严标准、抓监督,凡是他负责的农田改造工程,都如期顺利通过省、市、县验收,为此,连续多次受到营山县委、县政府和南充地委、行署的表彰奖励。
1996年,郭建全再次转岗到营山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主要负责旱地作物生产。通过大量的田间试验和生产示范,先后集成推广了高产抗逆品种、地膜覆盖栽培、秸秆覆盖免耕栽培、“双千”“吨粮”模式栽培等农业新技术10多项,培训实用技术人才2万多人,创建粮油高产攻关田逾万亩,实现旱地单位面积年产量提高100公斤以上。喜看稻菽千重浪!对于他的付出与贡献,至今令营山百姓感动。
以苦为乐 成就人生价值
2000年,郭建全被转岗到营山县植保植检站工作,面对境内频发的生物灾害和群众一双双期盼的眼光,他感到自己背负千钧重担。
植保植检工作每年至少有五分之四的时间必须处在生产第一线,郭建全为此放弃了几乎所有的周末和节假日,开展病虫调查,抓试验示范和项目实施,夏战酷暑,冬冒严寒,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36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但对一个人来说,却是近半辈子的光阴。36年风雨兼程,36年潜心钻研,36年清贫坚守,36年默默奉献……曾经的青春,曾经的激情,曾经的汗水,播撒、耕耘、浇灌着这片土地,待到成果缀满枝头,也成就了他一生的追求与梦想!
浏览记录
昵称:都匀市农村工作局
浏览时间:12-08 09:26
昵称:周茂深
浏览时间:11-28 09:07
昵称:香香
浏览时间:10-29 09:32
昵称:农业农村部科教司推广处
浏览时间:10-26 18:57
昵称:付长亮
浏览时间:10-21 13:06
昵称:农业农村部科教司
浏览时间:10-15 20:18
昵称:墨林陌
浏览时间:10-15 18:24
评论列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