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李国顺
专业技术职务:推广研究员
所在单位: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时间:1964.06
所属省份:新疆
在偏远乡村的田间地头,在高产示范基地,在新品种试验田中,时常活跃着他的身影,他就是吉木萨尔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昌吉州第九、十、十一届党代代会代表、昌吉州第七批拔尖人才、县第六、七批拔尖人才、被农民称为“信的过的人”,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李国顺同志。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农技推广的方式和手段都有了质的变化,李国顺依托新型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采用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开展对科技示范户的培训。通过“中国农技推广”,在线为农民解答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他还直接面对示范户,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实用技术指导,增强示范户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利用微信群、QQ群、手机短信群等,8小时之外也成为了他的工作时间,每年累计发送微信消息、手机短信等上百条。特别是随着中国农技推广APP的运行普及,受益群众越来越广泛。据统计,李国顺在中国农技推广APP上,在全疆排名第3名,昌吉州排名第1名,他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提供“精准、及时、全程”的技术指导与信息服务,及时推广应用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吉木萨尔县具有马铃薯种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但多年来品种更新慢,品种和种植方法相对落后,配套加工产业链未形成,经济效益差,针对这一情况,2016年,他申报了“李国顺新疆逆温带冷凉作物良种繁育工作室”,开展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筛选、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良种繁育推广、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经过几年的种薯筛选工作,目前已选出冀张薯12号与希森6号两个高产新品种,在引进推广马铃薯脱毒新品种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为了使新品种希森6号能够迅速推广,惠及千家万户,2019年他找到东圣兴旺种植合作社,合作社社长韩启雷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前些年为了生计,他跑过运输,贩运过蔬菜,2017年他回到家乡,通过土地流转,他开始种植马铃薯,刚开始韩启雷也是犹豫不决,毕竟这个品种在这里还没有大面积种植过,李国顺就耐心做工作,并承诺如果新品种产量不如他原来种植的品种,差几公斤,就由他自己掏钱补上差价,看到他如此有信心,韩启雷打消了顾虑,当年种植了30多亩新品种,为了做好服务,他从挑选种薯、种薯切块及种薯处理、种植密度、施肥量、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通过一年的精心服务,到了秋天,韩启雷的马铃薯实现了大丰收,平均亩产达到了3.6吨,较原来种植的紫花白高出了1.4吨,韩启雷彻底服了,他说今年多亏了李专家,使我实现了增产增收,种植马铃薯不相信科学是不行的,现在他不但全部种植了希森6号,还进行希森6号的原种繁育。2018年6月的一天,李国顺的手机响了,他打开一看,原来新地乡大蒜种植大户罗正东,他说自己的大蒜出现了一种怪病,大蒜叶和茎发黄,植株向一侧弯曲,根茎部变褐色,过几天大蒜植株就黄化死亡,他让罗正东拍几张照片,微信发过来看看,看了图片,李国顺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第二天,他就驱车30公里,来到罗正东的大蒜地,仔细观察,也没有发现病和虫危害的迹象,最后他采集了样品,托人送到了新疆农业大学进行镜检,确定是大蒜根结线虫病,目前防治大蒜线虫普遍采用噻唑磷,但噻唑磷使用不当会产生药害,为此他查资料,联系先正达公司新疆分公司,筛选用于防治大蒜根结线虫的农药,经过三年的试验,发现用芽孢枯草杆菌生物制剂防治线虫无害、无污染、无农药残留,还可以活化土壤,对线虫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目前我县的大蒜种植大户都使用芽孢枯草杆菌防治线虫,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辛勤的耕耘换来了丰收的硕果,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他荣获了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李国顺以其崇高的敬业精神、精湛的专业技术和强烈的服务意识,为农民送去先进的农业技术,体现了农业人的价值,在全县树立了一个基层农业人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