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
登录|

姓名:白爱红

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农艺师

所在单位: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时间:1971.09

所属省份:宁夏

  • 个人事迹


农技推广服务的“排头兵” ----记宁夏隆德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白爱红 白爱红同志现年50岁,大学文化,副高职高级农艺师。1992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服务工作。该同志热爱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事业,以一颗赤子之心,在农业推广服务中勇于担当,冲锋在前,不断奉献,在奉献中不断收获,在收获中不断完善,在完善中不断为实现自己的“农技梦”而孜孜以求,无怨无悔。 无私奉献 积极投身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浪潮中 产业结构调整是全县农业工作重中之重,白爱红同志热爱本职工作,深入全县5个乡镇设施农业示范园区,了解设施农业生产情况,指导农民田间作业。 2015年至2016年,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下达冷凉蔬菜优新技术栽培和示范推广项目推广工作。她承担隆德县沙塘镇的马河村、光联村、街道村、和平村、清泉村进行冷凉蔬菜栽培和技术推广,通过合理规划,技术培训,指导全镇共种植冷凉蔬菜2000亩,引进良种5个,项目建设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使瓜菜总产值达到252万元,亩均产值达到1260元。在此项目实施过程中,本人撰写无公害蔬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新技术培训教材,发放到农民手中,可供日常生产实践学习参考。 2017年至2018年,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下达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她承担隆德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技术示范推广工作。自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完成大田土样采集4772个、植株样38个、化验32851项(次)、农户施肥现状调查851户;玉米、马铃薯、蚕豆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39.8万亩,累计增产粮食0.944万吨,增收1525.93万元。测土配方施肥累计推广总面积达到146.8万亩,增产2.06万吨,增收4441.46万元,增肥(纯量)940.18吨。在此项目实施过程中,本人参与撰写宁夏隆德县耕地地力评价与配方施肥培训教材一书,该书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出版发行,利用云上智农app相关信息向全县乃至全国同仁分享。 2019年,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下达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她主持沙塘镇、神林乡设施农业项目建设和技术推广工作。在项目中规划制定方案,培训农民,推广设施新技术及蔬菜种植新技术。共完成大中拱棚搭建10890亩,完成任务的108.9%,其中:日光温室3270亩,完成3000亩任务的109%,大中拱棚7620亩,完成7000亩任务的109%。共举办设施农业培训班901期,共培训学员43230人(次),全县投入生产设施农业面积2.933万亩,总产量6.19万吨,总产值12225万元,增加值5599万元,全县农民人均来自设施农业的纯收入344.2元。 助力“土豆”变“金豆” 2020年,隆德县委、县人民政府下达脱贫攻坚与招商引资项目。她作为好水乡后海村的驻村帮扶干部,深知土豆是老百姓的“救命豆”,当时该村是个以种植土豆产业为主,产业发展单一滞后,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以打工和种植为主,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村集体经济处于起步阶段,底子薄、基础弱、规模小。她在驻村帮扶期间始终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宗旨,在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下,与宁夏黄土地农业食品有限公司并肩作战,将“闽宁协作”招商引资闽籍企业在2020年6月招来入驻隆德县闽宁扶贫产业车间,把发展产业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农户”模式,延伸了隆德县及周边县区马铃薯产业链,逐步形成马铃薯种植、淀粉加工、粉条及粉丝系列食品生产的马铃薯产业体系。公司日产马铃薯粉丝系列产品70吨,年产值3亿元,解决当地劳动力600余人就业,人均年务工收入3万元左右,昔日农户保命充饥的“土豆”变成了脱贫致富的“金豆”。 在扶贫攻坚的同时,日夜为民着想,2019年和同事合作,撰写了脱毒马铃薯规模生产与经营培训教材一书,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利用中国农技推广APP将向全县乃至全国奋战在基层一线农业技术专家、骨干及同仁分享。 创新培训模式普新篇 2015年至2019年,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下达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她作为隆德县该项目的主要完成人,面对农民培训任务繁重,单位人员少,年龄结构偏大的情况下,她亲临深入基层开展农民需求调研,创新出特色产业农民培训模式即“4321”培训模式。主要做法是:①实行“4”层对接。一是培训前通过座谈讨论、到户咨询、深入调研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农民对培训工作的具体需求。二是深入推进送教下乡模式,实行集中培训和分户指导相结合。三是在培训过程中组织学员深入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进行现场指导和讲解,让农民真正感受到特色产业的发展前景。四是创新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农民学员提供文字、图片、甚至影像等多重视觉、听觉感觉刺激,全方位激活学员的学习兴趣。②做好“3”个共同。培训机构和乡、村两级政府共同遴选培训对象,培训机构和乡、村两级政府共同选定培训项目,培训机构和培训对象共同建设课程体系。③建好“2”种课堂。把课堂搬进农家,把课堂搬进企业。④最终实现“1”个目标。教育和产业高度融合,把农民培育成为“专业人才、经营人才、创业人才”的复合型新型职业农民,推动隆德县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收的喜悦,我县农民培训工作每年都是全区第一。在高素质农民培训中,她成为全区农民培训的排头兵,该模式被中央农广校推荐为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典型案例,并获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新型职业农民优秀教师称号。 如今,白爱红同志是一名深受隆德县近百名新型经营主体认可和爱戴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她做到了利用互联网给农技推广插上信息化的翅膀,让广大农民搭乘“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的快车,并且今后会做的更好!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