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郭正朴
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兽医师
所在单位: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畜牧兽医站
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时间:1970.01
所属省份:青海省
扎根高原 奉献青春为“三农” ——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热水乡畜牧兽医站郭正朴服务实例 都兰县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柴达木盆地东南隅,都兰的蒙古语意为“温暖”,其境内最高海拔5536米,最低海拔2677米,平均海拔3180米。 就在这片总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的高地,有这样一位农技工作者,30年的时光与牛羊为伍,坚持研究动物疫病防治,有的放矢进行动物防疫检疫,兢兢业业开展农技宣传推广,撰写的三十五篇科技论文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省级期刊,先后获得4项专利,省级科技成果5项。特别是他负责开展的“柴达木马标准”“放牧羊鼻蝇蛆病的防治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等项目获得了省级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兽医科学研究、农业技术推广、生产实践提供了较为准确的科学依据,同时为当地畜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就是被牧民群众称为“国塞曼巴”的郭正朴。 “国塞曼巴”藏语意思是“黄头发大夫”。提起这个称谓,热水乡的乡亲们几乎家喻户晓知道指的是郭正朴。高原之巅风沙比较大,下一趟乡经常被大风吹得灰头土脸,常年深入基层工作,风沙吹染的黄发成了郭正朴的形象标志,也让他融入到了群众,成了群众心中尊敬的“国塞曼巴”,为美丽和谐的都兰带来了一份别样的温暖。 1988年毕业于青海省湟源畜牧兽医学校兽医专业,2012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食品检验和动物检疫本科专业,在全县基层兽医站第一个取得执业兽医师资格、第一个评为高级兽医师,2019年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个人贡献奖,2020年获得全国“最美农技员”称号,先后被农民日报、青海日报、学习强国等媒体报道,2021年在建党一百周年被中共都兰县委评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生于1970年1月的郭正朴人生看似传奇多彩,其实每一步都是他的初心选择与勤奋坚持。 经历成长与成熟,经历收获与赞誉,郭正朴这位来自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热水乡畜牧兽医站的高级兽医师,始终以一名基层专技人员的职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情怀,把奋进的根须扎在海拔三千米之上的高原,把苦与累当做跋涉人生的甘露,在平凡的工作一线持续散发光与热,点滴付出,岁月印记。 勇于担当,骑马开摩托下乡服务,把工作的根须扎到最基层 “我们牧民都把郭曼巴当成自己人了,他不仅在牛羊养殖方面帮助大家解决困难,有时帮我们理理账目,购买生活物资。”30年来坚持沉到都兰县乡村一线开展工作,郭正朴做到了真正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和他们打成一片,足迹踏遍了热水乡的山山水水,掌握了来自最基层的第一手资料,为切实开展农牧技术研究推广等工作打下了基础。 长期的工作中,郭正朴养成了先深入各个村社对牲畜存栏数、疫情监测、农牧民需求进行摸底,然后进行工作安排部署的习惯。在年初签订目标责任书时,他总是身先士卒承包防疫难度最大的村社,并亲自注苗及督促其他防疫员,每年免疫牲畜平均在30万头(只),保证防疫密度达到100%。 因热水乡山大沟深,点多面广,交通工具缺乏,郭正朴常常骑着自己的摩托车,有时徙步几十公里,送医送药上门为牧民群众服务,赢得了领导和农牧民的称赞与信任。作为一名兽医技术人员,为了保证病畜能及时得到治疗,他坚持做到了随叫随到,不分昼夜为农牧民的牲畜看病治病。同时,三十年来,除了本职工作以外,还协助乡政府做好合作医疗等工作,多次受到省,州、县、乡的奖励。 1999年春天,正值高原冰雪融化时期,住在黑山地区的牧民扎什杰前来报告,黑山地区牛发生大批死亡。接到报告后由于缺少人员,郭正朴便独自一人带上药品,骑着马跟着扎什杰出发了。原本两天的路程,硬是用了一天一夜在半夜到达了黑山,当时由于天黑烟障较大,加上高山反应,郭正朴发生头晕、呕吐,在马背上都坐不稳,但他还是坚持迅即展开临床诊治、采集病料,及时采取焚烧死亡牛、环境消毒等措施。第三天,又独自一人连夜踏上返程路,了无人烟的路上不时传来嗷嗷的狼叫声,心里发毛的他便在怀里揣了些石头,趟过夹杂冰块、快到马背的河水,在天亮赶回县站后又立马抓紧化验病料,赶紧返回事发点对受威胁的牛群进行紧急预防注射。这次出诊为牧民挽回经济损失150余万元,牧民们向郭正朴伸出了大拇指。 还有一次接到报告,说智尕者地区牛发病,当时雨后的河水非常急湍,而去智尕者必须要过河,为减少牧民损失,郭正朴依然带上药、骑着马前往出诊。行之河中间时,马和人被河水冲倒,差点淹死,幸好遇到几位牧民将他救了上来,大家都说他太傻了,可他只是笑笑说没事。 而这样的“傻事”在郭正朴的工作中不计其数。为了使口蹄疫防疫密度达到100%,不发生疫情,郭正朴骑着自己的摩托车,到山里一户一户做动员工作。有一次骑到半山腰时突遇大风大雨,他连人带车从山上滚了下去,受伤躺了一个月,摩托车也报废了。还有一次在秋季草场突降大雪,牧民账房全部搬完,摩托车没办法走,只能扔掉摩托车,步行80多公里回到单位。短短几年,他跑烂了有四辆摩托车,而他却说“这是我的工作”。 风雨兼程彰显为民真情,正因这般心之所向,郭正朴把工作的根须扎到了最基层,一路前行乐观无畏。 勤于实践,挨家挨户做动员讲解,把科技的火种播到最深处 “郭站长,现在实行草畜平衡,夏季草场一部分又禁牧了,不让多养牛羊,我们以后该咋办?”“阿吾小郭,我想搞牛羊育肥,没有经验,你能不能帮帮我?”“郭曼巴,我的羊拉肚子,有个羊卧地不起,你赶紧过来看看”……这样的电话这些几乎分分钟钟打进郭正朴的手机。三十年转眼而过,曾经的小郭已经年满50岁成了行业的中坚力量。然而,变化的是时间和年龄,不变的是一如既往在高原深处播撒科技火种的热情和志向。 以前因疫苗收费,加之出现过敏反应,老百姓不愿意搞防疫,郭正朴就挨家挨户做动员工作,讲解防疫的好处,面对一时缺钱的牧民,郭正朴先掏钱垫上,搞完防疫再收,但是有许多防疫费一直收不上,短短几年他垫进去的防疫费有数万元。这时又有不少人说他犯傻,可郭正朴说:“只要牧民的牲畜不发病,值得”。润物细无声,在他的带领下,现在热水乡牧民变被动防疫为主动防疫,牲畜免疫率达到100%,一直未发生过重大动物疫病。 2015年都兰县发生雪灾,为了防止灾后发生疫情,帮助牧民度过雪灾,恢复生产,郭正朴带领兽医站职工、村级防疫员,经过连续一个多月的努力,对一万余头只死亡牲畜进行无害化处理,杜绝了疫情,有力地保障了畜牧业生产。 在农技推广工作中,郭正朴被推举为“都兰县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首席专家,他积极联系基地,细致开展农技推广指导工作,通过示范户的培育辐射带动更多的农牧户接受新技术,现在许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到了全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农技推广工作面对的是农牧民,兽医站交通工具缺乏,长期骑摩托车在山里跑,他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一遇风雨天就疼的很,可他吃点止痛药照样在山里跑,他豁达地说“关节炎是兽医工作者的职业病,这虽是没办法的事,但也没啥大不了的。”2016年,郭正朴双侧股骨头坏死,进行了髋关节置换,休息半年后又出现在了工作岗位。 在农技推广工作中,郭正朴被推举为“都兰县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的首席专家,领导对他说:你一定要把都兰县的农技推广工作抓起来,抓好,这关系到农牧业发展的大事,是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有力手段。更重的责任挑在肩上,郭正朴从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到遴选技术指导员、科技师范主体,一丝不苟把关,俯下身子亲自指导,请省级专家讲课,加大培训力度,极大提高了基层畜牧行业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也激发了大家服务三农的积极性。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三十来年的工作中,郭正朴始终秉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工作理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把一线当做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的最佳平台,把基层当做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专技工作者实现信仰和价值的沃土,把三十多年来蓄积的经验、知识和能力悉数给予了广大农牧民,多次荣获省县级及全国先进荣誉。在他的带领下,热水兽医站的工作始终走在全县前列,都兰县农技推广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为都兰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