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
登录|

姓名:孔维信

专业技术职务:助理农艺师

所在单位:云南省宣威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时间:1990.08

所属省份:云南省

  • 个人事迹




乌蒙山腹地的宣威市,是云南省粮食、生猪、特色经作生产大县,农产品安全生产事关全市152万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孔维信,2015年9月到宣威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工作,在检测站建设、“三品一标”认证、农业环境保护、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农技推广应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当地农业产业绿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宣威市农业农村局2016、2018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一、咬定农产品质量安全不放松 从农村大山里走出的他,深知农产品种植的艰辛,特别是新闻媒体报道的健美猪、毒豆芽、镉大米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严重伤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犹如在他心上撒了一把盐,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关口,切实指导广大农户种出“放心农产品”。为此,他通过上网查阅技术资料、向专家请教、外出培训学习,撰写《程序文件》41章、《质量手册》6章100节、《作业指导书》46项、《记录表格》108套,共38万字。2017年1月宣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通过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成为曲靖市首家通过“双认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通过认证的参数65项,其中农药残留48项、土壤重金属7项、农灌水10项。他检测蔬菜和水果中的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44项参数的能力受到专家高度评价。“双认证”累计争取省农业农村厅补助资金178万元。 二、练好基本功,检测台上见分晓 他通过反复试验,熟练掌握并使用气相色谱仪等96台(套)检测设备,快速检测样品26531批次,定量检测样品3120批次,检测合格率达98%。2020年疫情期间,对援助武汉的蔬菜定量检测80批次,网络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32条。两年时间,他走遍宣威市29个乡(镇、街道)369个行政村的大大小小农产品种植基地。2017年8月、2018年7月、2019年8月、2020年8月四次参加全省组织的“能力验证”均为合格。 三、推行合格证制度,推进“三品一标”认证 他参与制定宣威市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针对疫情期间的特殊实际,利用网络教学,组织县乡村三级监管人员和辖区内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等参加全国及全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线上培训6期4850人,开具合格证逐步成为农产品经营主体的自觉意识,累计开具合格证5.1万张。他引导企业、合作社进行“三品一标”申报,新增绿色食品认证产品33个,基地10万亩,年产6.2万吨,产值37991万元。宣威市龙华高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19年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基地蔬菜远销深圳、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年销售额1817万元,比认证前增加效益16%。宣威市太坤调味品厂的辣椒调味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市场占有率比原来提高2%。组织“三品一标”培训20期600余人,制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23项。指导31家企业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上注册,开具追溯二维码2万余份。 四、强化农技APP使用,提高指导能力 他通过中国农技推广APP,认真学习农业生产政策法规、科技动态、三农资讯、典型做法,与专家交流探讨,实时解答农业生产经营者提出的问题5797条,被采纳1429条,及时反馈和发布农情信息2688条,撰写农业工作日志2874条;积分25791.5分,在云南省内排名第2名、全国排名191名。他不断提高农技服务时效性,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手把手教会种植户如何通过农技推广APP咨询农事问题。2021年2月针对网上掉色葱报道,抽检葱产品20余批次,发现得禄乡小营村80余亩刚移栽的小葱铜含量偏高,及时对种植户宣传小葱常见病害及可使用的农药。种植户不再滥用农药,不使用波尔多液、甲霜灵和精甲霜灵、咯菌腈等农药,为农户减少经济损失120万元。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时机,向农产品生产者宣传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5年来,宣威市农产品种植基地样品在各级例行监测、风险监测、监督抽查中,均未检出药残超标情况。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