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
登录|

姓名:赵玉虎

专业技术职务:农艺师

所在单位:云南省腾冲市植保植检工作站

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时间:1976.11

所属省份:云南省

  • 个人事迹





高黎贡山是中缅边界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一座宝山。腾冲市植保植检工作站党支部书记、农艺师赵玉虎,2002年7月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2004年到腾冲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2005年1月划入腾冲市植保植检工作站。参加工作以来,在农技推广战线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成为云南省科技特派员。 一、突出重点做好线上服务。农业农村部推进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建设,让赵玉虎认识到了应用信息化新方式新理念为“三农”服务的重要性。为带领广大农民搭乘“互联网+”的快车加快农业发展,找准产业结合点,大力开展“互联网+农技推广工作”,提高农业关键技术到位率和覆盖面。围绕腾冲市委、政府引进的重点产业万寿菊,在首次种植中承担一半以上的种植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全覆盖。万寿菊种植对农户是全新的,对技术员也是全新的。面对技术挑战,利用网络加强学习,提高能力,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建了辅导员微信群和农户微信群。播种到移栽期间,多数时间都在田间地头指导,每到一个苗床地,发现问题就拍视频或照片上传微信群,提醒农户注意,农户发现问题又传回给予解答,个别特殊问题亲自查看解决。通过QQ群及时发布气象、病虫预报及防治技术,提高万寿菊种植关键技术指导。疫情防控期间,突出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远程田间地头指导,加大微信群、QQ群的利用。利用微信视频、微信群、电话通知、短信等多种手段,发动农户有序开展农业生产。发布气象、病虫情报,提醒农户做好中耕管理和病虫防控等,推进农业绿色生产,提高农业关键技术到位率和覆盖面。草地贪夜蛾发生,及时安排部署全市设51个监测点,及时发现掌握草地贪夜蛾虫情。大力开展远程技术培训,通过微信群、QQ群、电话、短信等手段加强防治。 二、吃苦耐劳做好主要工作。7年参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考核4次优秀,3次称职。在中国农技推广APP上传日志4857条、农情4293条、解答8070个,积分排列全国184、云南省第一。共建立和培训科技示范户60户,辐射带动1200户,科技示范户主推优质良种,主推先进适用技术达100%,科技示范户良种推广100%,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98%,产量比周边农户平均水平提高16.8%,服务对象满意度100%。在蚜茧蜂控制蚜虫技术应用中,累计防控面积140.6万亩次,召开各种现场会225次7600余人次,实施结果对蚜虫控制效果达85%,平均减少化学农药使用1-3次,亩减少农药使用量30%-50%,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起到较好作用。 参与完成的 《 保山市蚜茧蜂控制蚜虫技术在五种农作物上示范推广》2016年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腾冲市蚜茧蜂控制油菜蚜虫技术研究及应用》,获保山市农业局一等奖;《驯化烟蚜茧蜂防治油菜蚜虫方法》, 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一种蜂蚜运输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在油菜根肿病防控集成技术中,开展油菜根肿病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及推广,总结了 “预防为主、综合防控”集成技术,有效控制油菜根肿病的发生程度,运用及推广。参与《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生物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获2017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刻苦钻研,探索科技成果。以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的作风投入农业技术推广,注重新技术调查研究,推广普及新技术。 “农业植保污染与减排途径的研究”课题获农村农村部“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科研成果一等奖、《试论农业植保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生物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保山市蚜茧蜂控制蚜虫技术在五种主要农作物上示范推广》获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3项;《浅析大棚蔬菜病害的早期信号及绿色防控技术》获全国优秀论文一等奖;《腾冲市油菜根肿病苗期发病因素及药剂防治》被云南省植物保护学会评为优秀论文;累计在中国农技推广APP发布农情和日志9150条、中国农业推广网及省市县农业信息网发表信息80条;在中国农技推广APP积分排列全国184、云南省第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了《蔬菜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农民田间学校农民师教育资格证书》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降低农药风险社区农民培训/农民田间学校高级辅导员资格证书》、农业部科技教育司颁发《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教师资格证书》、农业部植保办颁发《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高级培训师资格证书》。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