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吴平
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农艺师
所在单位:广西南丹县经济作物站
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时间:1971.11
所属省份:广西
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春蚕精神 1994年,吴平从广西农业大学蚕学专业毕业,从此与蚕结缘,多年来,在南丹县碧绿的桑田里、偏避的白裤瑶山寨里、整齐的菇棚里、葱郁的甘蔗林里都留下他的身影,在基层农业推广战线上一干就是27年,用春蚕精神诠释了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勇于创新的新农人风采。 一、建基地树样板,打造线下看得见的农技推广平台 多年来,吴平同志注重抓好南丹特色产业的技术推广,先后开展了桑蚕、糖料蔗、食用菌、中草药等产业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指导。2017年至今,该同志主持创建了南丹县桑蚕、食用菌、糖料蔗、中药材、南丹瑶蚕等产业示范基地共38个,培养了桑蚕科技示范户120户、养蚕大户32户、糖料蔗管护技术人员30人、食用菌种植骨干13人、中药材种植大户8人,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几乎走了遍了南丹县153个村社区。在他的努力下,2020年全县桑园面积发展到15505亩,良种良法推广率达100%,蚕农户均养蚕收入突破2万元;糖料蔗种植面积达22622亩,良种良法大大提升糖料蔗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水利化程度,降低糖料蔗种植成本,提高种蔗收益,甘蔗总产值4218万元,3600户蔗农户均收入突破万元;2013年,该同志开展了食用菌的规模化生产推广,在六寨镇巴定社区,他找到了当地能人韦炳军指导他成立了南丹县寿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了8名群众,带着他们一起种起云耳,从粉碎杂木、生产菌棒、高温灭菌、接种、养菌、下地管护等全过程,他跟着群众一起做,群众第一次接种,他亲自示范了一遍又一遍,7~8月30度的高温把手伸到接种箱里,汗水渗透衣服湿了又干,一天下来,衣服都长出了白色的盐粒。国庆期间,正值云耳下地,他放弃了假期,跟着群众一起把50亩的云耳下完地,才放心。当年,合作社云耳就大获成功,收入200多万元。就这样,他先后又在罗富社区、中平社区办了2个示范点,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群众种植云耳的种极性。2020年全县食用菌产量达750万棒,产值达3000万元,菇农户均种植食用菌收入达5万元以上。 脱贫攻坚以来,他带着满腔的热情,带着对贫困户的关爱,带着强烈的事业心,成为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 “领航员”,先后在5个村组织贫困户抱团成立合作社发展食用菌产业,共发展合作社5个,建立云耳示范基地5个,种植云耳240万棒,实现产值1200万元,带动贫困户180户实现了产业脱贫。在全县贫困程度最深的瑶族村屯立坳村建立糖料蔗产业脱贫示范基地163亩,带动贫困户 20户,户均种蔗收入达18000多元。在深度贫穷、条件恶劣的白裤瑶聚居区,吴平同志大力推广了无毒白裤瑶天然黄色蚕的科学饲育技术,培育白裤瑶蚕示范户230多户,瑶蚕从一年一育变为一年2育,增加了饲养量和平板丝的产量,户均饲养瑶蚕收入达15000元以上,使白裤瑶胞既保留了千年流传的珍稀蚕品种和文化习俗,又增加了收入。通过建立产业示范基地,让农户学有样板,增强了贫困户产业脱贫致富的信心。 二、创新培训方式,打造线上不落幕的农技服务平台 吴平同志深入田间地头,热心为农民提供适时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近年来在田间地头共培训农户5300多人次,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让农民掌握好各项技术,该同志认真制作课件和编写教材,制作了《南丹县桑蚕高产栽培技术》、《南丹县袋料黑木耳栽培管理技术》、《南丹县糖料蔗"双高"生产技术》、《南丹县道地中药材生产技术》等20多个课件,积极推广多媒体在农业培训中的运用。特别是2017年以来,作为南丹县产业脱贫技术培训服务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该同志深入27个贫困村,举办了52期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贫困户2800多人,生动形象的讲解,切合实际的指导,帮助贫困户掌握了技术,增强了发展产业的信心和能力。 吴平同志充分利用“中国农技推广APP”和微信平台开展农技指导和互动服务。该同志结合自己的业务实际发布工作日志,上传农情动态,解答相关技术问题,同时在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指导过程中积极引导群众注册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帮助他们学习新技术和获取新信息、解决问题。近年来,该同志在“中国农技推广手机APP”累计上传工作日志6906篇、农情2170条,解答专业问题10621个,获得好评27000多次,积分27099分,排名广西第一。该同志还创建了南丹县食用菌种植技术群、南丹县糖料蔗工作群两个微信交流群,为全县食用菌种植户、糖料蔗种植户进行线上答疑、技术指导等。 三、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执着追求抓科研创新 2013年该同志摸索出稻田画的设计、制作方法,创作出广西第一幅稻田艺术画“瑶乡鼓韵”,此后作为南丹稻田艺术画的专业带头人,连续8年主持了 “中国乡村梦”等主题鲜明的稻田艺术画,为南丹休闲农业的发展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南丹稻田画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广西电视台播出。2016年、2019年该同志牵头组织了制订了南丹长角辣椒、南丹瑶蚕平板丝两个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并将这两个地方特色农产品申报获得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2017年12月该同志获得广西科学技术协会授予的创新争先科技之星称号,2019年11月获得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2019年该同志主持发明的《一种轻便折叠蚕架》获得202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020年,该同志指导制茶企业开展茶园生物防治、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生态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增加富硒茶叶产品示范面积达500亩,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六龙茶种植3000多亩,并申请六龙茶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产品1个。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是吴平同志非常喜欢的一句诗,他说春蚕象征着执着、坚贞、奉献等精神,吴平同志也正是用春蚕的精神鼓舞自己在服务“三农”的道路上奋斗不息,奉献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