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
登录|

姓名:王全民

专业技术职务:工程师

所在单位:河南省新郑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中心

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时间:1966.04

所属省份:河南省

  • 个人事迹









为了丰收的执着,扎根基层三十载 1988年9月,一名刚从农机化学校毕业的22岁小伙儿踏进了新郑县农机化研究所,从此与农机推广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干就是32年! 他常年穿梭在新郑广袤的土地上,走遍了大大小小的村庄,为农业农机发展"把脉问诊",向农民群众"传经送宝",把农机推广事业发展成果推广、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让当地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业合作社及其他农业经营组织拥有的农业机械新装备科技化、规模化不断得到提升,让成千上万的群众充分享受到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带来的优质高效的成果,大家都嬉称他"一根筋",他就是新郑市农机技术推广中心工程师王全民。 持续学习增长干,打铁还需自身硬 王全民生在农村,小时候住过磨房、井房,从小与农业机械结下了不解之缘。毕业后就直接来到县农机化研究所,当时这个所还有一定机械设计、制造能力。他一接手工作,就明显感觉到不会的太多了。同事们热情的帮助、希望的眼神鼓舞着他,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点名堂。为此他白天在实践中向老同志学习,晚上查阅资料自学,每天上班还总是第一个。1990年10月的一天,他到新村公社王垌大队维修研究所自产的铡草机,但机器总是修好作业一会儿就又“罢工”,一直找不到原因,他回去后多番思考,终于分析出问题所在:一是刀轴定位;二是动刀少又笨重、振动大。他马上提出改进建议,赢得了领导和用户的认可。两年后,他任副所长,组织生产了100台6行播种机。从此他更加爱上了学习,1993年考取教师证,1999年以优异成绩进河南农业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进修学习,至今,一直担任着每年不少于2次的农机公益培训授课任务。2012年至今,连年参加全国、省、市级农机骨干培训;网上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也没有停止过。他坚持理论与实践、技术推广与项目实施、农机与农艺相融合,时刻保持着与时俱进的高水平服务能力。近些年来,他以副主编职责编发《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培训读本》《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与应用》《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等实用知识系列读本,作为我市广大农民、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通用教材,深受阅读者喜爱。 磨难当砥石,亲情坚如铁,痴心农机终不悔。 然而,生活的磨难还是迎面而来。他爱人分别于1998年、2001年、2002年、2008年、2009年、2013年、2018年因肾炎、心肌炎、狼疮性肾炎、下肢右股骨骨折、腰椎间盘突出及狭窄住等多种病症连年入院治疗、康复……为防止狼疮性肾炎复发,需要长期复检、用药维持。一次次抗击病魔、一次次亲情考验,但他并没被这一次又一次磨难吓倒,每次都顶着重重经济压力和工作重担,意志弥坚,与妻子互助互爱,患难与共。同时,为了不误工作,他经常“夜战”到天亮,办公区门卫赵师傅常说“我最佩服的还是人家老王,真能干!”,平常前来办业务的农民总说“我从来没见老王闲着,他咋总有干不完的活!”,为此,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他多次获得新郑市宣传部授予的文明家庭荣誉。 不忘初心,不断破解新技术推广难题 他知道走乡入村培训宣传、现场释疑解惑是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的重要途径,这是他2008年-2013年间通过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得来的经验。那几年他带技术骨干人员和投影设备辗转于新郑市城关乡张庄村、王刘庄村、沟张村、观音寺镇的十里铺村、梨河镇黄埔蔡、高辛庄、和庄镇能庄、老庄刘以及农民阳光职业培训涉及的村村落落间,二百多场的宣传培训换来显著的推广效果。 举办农机展示、宣传演示会看实效,目前还是最受群众欢迎的推广形式,所以,从2012年以来连年进行郑州市、新郑市级机械作业现场演示会多场,得到上级业务部门及农民群众的高度认可。 他喜欢参加各类农机展销会,时刻把握农机市场动态——国际郑州农机展会、2018年国际武汉农机展会、2021年驻马店国际农机展会;到知名生产厂家学习,突破使用维护技术短板——先后到河南豪丰集团、福田雷沃集团、正阳正发、中联重工、东方红一拖集团等参观学习……。 他知道倾斜购置补贴,实施累加补贴政策,能降低投入风险。如玉米联合收获机、深松整地联合机、秸秆综合利用机械、粮食(果蔬)烘干设备、小麦(玉米)免耕施肥机械、遥控飞行喷雾器等,实施作业补贴,群众应用新型机械的积极性更高。 他知道实施项目是推广农机化综合技术的最有效载体。2009年以来,他先后主持实施了河南省机械化收获花生示范推广及操作规程制定项目,河南省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重点县市、示范县市项目、农业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示范县市项目、农业部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等多个国家、省部级重点项目。 在主持实施新郑市2012年--2020年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中,他一直坚持以保护性耕作技术和玉米机械化收获机为主推技术为重点,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每亩可增收节支120元,全市11万亩年增收节支可达1320万元。在主持实施的新郑市2015年-2020年河南省深松整地作业补助项目中,2016年至2020年共落实深松整地作业补助面积17.46万亩,补助作业资金规模达497.45万元…… 他知道新闻媒体报道,扩大农机技术推广宣传效果。近五年来,省市县各级电视媒体都有过他的身影。2020年以来,他在全国农技APP服务平台上,河南个人成绩独占鳌头。在农机战线上他被新闻媒体所关注,被农民所熟悉。 “一根筋”钻研,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拓展成果 自2000年以来,他一直是春耕、三夏、三秋重要农时应急服务队的组织者、主力队员。他曾到农机作业现场解决过郭店镇岭岗村解决机械手小麦联合收割机无转向、离合器动力无法切换问题;和庄镇付庄小麦收割机割不掉麦子、动刀杆易断问题;城关乡张庄村小麦收割机片跑粮问题、梨河镇南农场收割机突然收割机方向失控,以及跨区作业到安阳市白璧镇正在作业的收割机突然熄火问题……多年来解决的农业机械问题被他一一整理、记录下来——2009年--2011年秋季玉米摘穗机普遍存在啃玉米碎、玉米籽粒破损严重、果穗箱含杂率高等问题、2012年--2015年玉米摘穗扒皮普遍存在谷穗扒皮不净或留皮少,籽粒破碎、落粒多,以及果穗含杂率高等问题……2015年至今推广玉米应用玉米籽粒直收机,现有用量16台,年作业量1万亩以上;2017年以后,将花生挖掘与花生捡拾收获技术推广相结合,目前保有量45台左右;2018年以来致力于推广玉米免耕深松全层施肥精播机、玉联合收割机、无人遥控喷雾机、青贮饲料收获机、粮食烘干设备等等。重点突破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粮食烘干薄弱环节,补齐高效植保、玉米籽粒直收短板。2016年以来在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中,他相继研发并被权获得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花生收获机用于块茎挖掘机分离筛的垫片、一种玉米籽粒回收装置、一种全液压玉米收获机割台、作物收获机械高位倾翻卸粮粮箱、一种田间除草机等5项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农田排灌的具有循环节水功能装置的1项发明专利。 2018年以来独著论文5篇,在《农家科技》期刊发表了《论述现代农业机械的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浅谈防范谷物联合收割机的高温及防火》、《浅谈拖拉机与收割机错误润滑保养方法》;在《新农民》期刊《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服务队农村振兴的重要重要》;在《农业机械》专业期刊以《谈农机农艺的关系》,均展现出较高的业务理论水平。 站在新时代,农机推广工作要走向绿色作业控尘、机械收获减损、技术集成的绿色高质高效智能化;走向畜牧、水产、农产品初加工、保鲜贮藏、特色种植等全面机械化;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工作走向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立体化;单一农机作业经营走向农机+综合农事的综合型经营服务多样化,他愿以“肯干的老黄牛、敢干的拓荒牛、愿吃亏的孺子牛”精神,为乡村振兴事业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