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
登录|

姓名:刘峰

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农艺师

所在单位:山东省沂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时间:1968.11

所属省份:山东省

  • 个人事迹




刘峰,男,现任沂水县土壤肥料工作股股长,1991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高级农艺师。三十年来,始终坚持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自己从事的每一项工作,默默的为沂水县农业的发展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工作中坚持把学习作为干好工作的基础,多次到各大院校接受技术培训和学习,2011.03-2014.07 在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函授学习,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较全面的掌握了土壤肥料等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业务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2013年取得由农业部认定的肥料配方师资格。 二、“线上”“线下”相结合,深入指导 在关键农时季节,深入到田间地头,根据作物生长状况,及时指导农户科学施肥管理,及时解决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难题,近五年来,共召开现场观摩、培训、指导等50余场次,年进村入户指导80天以上,累计培训农民4万余人次,通过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年等接待农民技术咨询1000余人次,年撰写信息宣传稿件及科技短信50余篇,全方位指导农业生产。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作为山东省科技特派员,科技帮扶沂水县沙沟镇小崮头等6个重点扶贫村,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帮扶村基本情况,以现场指导与网上宣传培训相结合,定时发送科技扶贫信息,实行科技扶贫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服务模式,指导贫困群众发展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发展,促进产业扶贫。 积极利用中国农技推广APP开展技术服务,传播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大大提高了农技推广的质量和效率,解答全国农业技术问题9800余个,发表日志8500多篇,农情3100次,同时利用微信群广泛宣传、指导农业新技术。在疫情期间借助沂水县农广校抖音平台开展 “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线上培训讲座,培训1500余人次,线上线下结合,灵活开展春耕农技服务工作,为农户提供了高效、便捷、实用的服务。 三、认真负责,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近年来,主持完成了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水肥一体化工程示范项目、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示范项目、沂水县耕地地力评价等项目,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完成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主要农作物3414试验等肥效试验示范100多项次,化验土壤7.6万多项次,完善了沂水县主要农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制定区域配方40余个,建立了沂水县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编发了主要作物《栽培技术月历》1万余册、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等资料30万份以上,累计技术应用面积710万亩;建立了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30余个,示范面积达50余万亩,累计增产1亿公斤以上;完成了沂水县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撰写了沂水县耕地地力调查工作报告等五项专题报告,绘制了耕地地力等级图等24种图幅,对指导全县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持的“沂水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成果获临沂市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沂水县耕地地力评价” 与“沂水县粮油作物精量化施肥技术研究”成果,获临沂市第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与三等奖。 通过水肥一体化工程示范项目,示范带动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13.2万亩。主持的“沂水县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成果获临沂市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获临沂市第十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2011年以来,获 “全省土肥工作先进个人”4次、市级荣誉2次、县级荣誉3次,连续多年考核为优秀,受嘉奖2次、记功1次。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参与起草制定临沂市农业地方标准规范2项,获临沂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发表论文8篇,出版著作1部;主持参与农业科技项目12项,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农牧渔丰收奖三等奖1项、临沂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临沂市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