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李娅
专业技术职务:农艺师
所在单位: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时间:1974.09
所属省份:山东省
李娅,女,1974年出生,菏泽定陶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支部书记,1997年毕业后一直扎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有着长期的农村工作和农技推广工作经验,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的疾苦,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经常加班加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从不叫苦叫累,由于工作努力,成绩突出,取得多项科技成果或农业技术专利,多次在各类省级报刊杂志、报纸发表科技论文、科普文章,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地县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近几年来,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农技推广工作,在“互联网+农技推广”上,努力在“+”上做文章。利用微信平台,农技宝等新型信息平台, 把新技术、新知识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去,让科技给农民致富、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向镇农技干部、县聘农民技术员、种植大户、合作社和农民群众推广安装农技宝80人,仅2021年上半年就在农技推广app上解答问题4865个,上传4404条日志。累计积分49967.2分。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发布农业信息701条,开展农技服务300余次。通过建立农技推广微信群,将省、市、县资深专业专家、镇农技干部、县聘农民技术员,与种植大户、合作社和农民群众建立方便快捷联系与服务,切实解决了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极大地提高了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效果,受益群众10000余人。 多年来,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克服困难,搞好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通过农技宝为农民提供高效、简明直观、双向互动的农技推广服务,实现信息到村,服务到人,技术到田。及时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业政策咨询,以及病虫情报、最新气象预报、农业技术等农业信息。培训技术骨干人员400多人次。使“农技宝”成为宣传政策、指导技术、咨询农情、远程会诊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农民科技种田、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小麦测墒补灌节水栽培技术,通过农技宝开展广泛应用。 这项技术的要点是,首先依据小麦关键生育时期的需水特点,设定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再据此以及实测的土壤含水量,利用公式计算出需要补充的灌水量,然后根据需要给小麦浇水。 传统灌溉没有考虑灌水前土壤含水量,一般采用大水漫灌,造成灌水过多;或采用定量灌溉,但是没有考虑即时的土壤墒情仍定量灌溉,有一定的盲目性,均造成水资源浪费。 为使这项技术在我区迅速推广, 通过对播种期、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扬花期、成熟期等各个时期的取土测墒,墒情不足浇水时的数据、照片、视频,及时把这些信息传达到农技宝,让农民及时了解真实情况,有对比有数据上传到农技宝这样更有说服力,让农民及时准确地得到有效信息。农技专家、农户交流互动,农民只要一点手机,就能通过公告、农户圈、专家会诊等栏目,向专家请教,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不再认为水对于作物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按照作物的需水量,合理浇灌。如此按需浇水,不但可以节约水资源,还能避免过度用水带来的其他问题,这些数据表明,过量灌水不但浪费水资源,对小麦籽粒品质和产量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同时造成灌溉水大量下渗和地下水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 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小麦氮肥后移技术、“一喷三防技术”;玉米“一增四改”技术、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一防双减”技术、病虫害节本增效防治技术、玉米实施晚收技术等等,通过农技宝的,应用到生产当中去,也取得了显著效果。 通过微信群,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南王店镇沈庄村刘传喜,家中没有掌握一技之长的人,家庭经济收入不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娅和他细心交谈,制定一户一案帮扶措施,帮他种了七亩西瓜,手把手传授技术,使得西瓜获得大丰收。可是销售又成了问题,瓜贩子给的价格很低,自己去卖,一天又卖不了多少,怎么办?李娅通过微信平台,利用朋友,朋友的朋友,建立西瓜销售群,很快帮他解决了西瓜销售的大难题,因为朋友关系,又是扶贫,价格也不低,七亩西瓜卖了五万多块钱,刘传喜夫妇高兴得合不拢嘴,逢人就说扶贫帮了他的大忙,李娅真是个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