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李岩
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农艺师
所在单位:山东省梁山县韩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时间:1973.12
所属省份:山东省
27年,他扎根农村,把自己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专家。27年,他攻坚克难,用科技的力量让农民变富,让荒摊变绿。他把家搬到了村里,为拿下农技推广最难啃的“硬骨头”,他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金钥匙。他以山一样的坚韧,一心只为富百姓,被相亲们誉为水泊梁山的新愚公。 多年来,他一直从事农技推广工作,27个春秋与冬夏,包含着多少酸甜和苦辣,农民真苦、农业真难,这是他上班以后感触最深的一句话。说是站长,其实就是他一个人在干活。从他94年上班以来,先后有十余人编制陆续分到了站里,从没见过有人到站里去报过到,过不了一段时间就转行了。条件太苦,总是留不住人。没办法,工作还得干,要说最满意、最自豪、最感人的事还是农业保险工作。 那是2011年的一个夏天,李岩刚刚接触农业保险,农民对这个险种还不熟悉,他就一个村一个村的进行发动、进行宣传,一天傍晚回家的路上,突遇暴风雨,雷声大作,风雨交加,所骑电车突然失控,冲下了十多米高的大坝,当时就昏迷过去了,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在雨水的冲刷下渐渐地苏醒过来。漆黑的夜里,不知道自己是谁,更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只知道自己身上身下都是水,倒在血泊中,摸摸手机还在,却早已被浸泡坏,想喊一下路人,才发现牙齿被磕掉,发不出声音。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也不知道怎样回到家的,一家人抱头痛哭。 工作总算有了转机,在李岩不懈的努力下,人们逐渐认识到农险的重要性,投保率急剧上升,到2011年7月底玉米保险投保结束的时候,我们的投保比例取得了县里第一名,此后10年来,我们的投保率一直稳居全市第一,直到全省第一。 主要业绩: 一、积极搞好社会调查,作好领导参谋 针对我镇土壤肥力偏低,农民科学施肥观念意识淡薄,再加 上种植作物品种单一,导致种地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下降,农民 增收迟缓,给全镇广大群众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增加了一定难度。 为解决这一难题,他积极带领村干部和科技示范户到寿光参观学 习。通过这一途径,我镇共有五村先后建起高温型塑料大棚二百 多个,蔬菜种植基地十二处,占地五百余亩,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二、积极抓好农村教学工作 多年来,李岩培训农民技术人员二万余人次,发放技术材 料十万余册,邀请专家讲座二十余次,这一系列措施的落实,极 大地丰富了我镇农民的科技头脑,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加速 了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三、引进新技术,新成果,积极开展试验研究 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对农业的生产起到了不可估量的 推动作用,为此他十分注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推广工作。几年来,李岩在引进作物新品种上下大功夫,本着先试验,引进后推广应用的原则。分别做了玉米、棉花、小麦、花生等品种的试种对比试验;通过试验与推广应用相结合,搞清了某些新品种的推广前景不足,产量及抗病性不稳定。为作物新品种能否在我镇大面积推广提供了可靠依据,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四、坚持应用新技术,加大发展无公害蔬菜 近几年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把推广应用科技作为提高蔬菜档次和效益的重要措施,在全镇推广冬暖式大棚、黑籽南瓜嫁接黄瓜、韭菜强控早盖、大棚密植香棒、二氧化碳气体施肥、大棚菌、菜、瓜立体种植等6项蔬菜生产新技术。大棚全部采用无滴膜、专用灭草地膜,推广了光合促进剂、光合微肥、绿友生物菌肥、K100生物有机肥和配方施肥等技术。编写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技术规程,重点推广了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工业废渣、废气污染。选用抗病蔬菜良种,推广微生物农药,高温闷棚,轮作换茬,植物检疫等10多项新技术。 五、积极配合政府做好中心工作 多年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政府在环保卫生、水利工作,秸秆禁烧、“一池三改”等工作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圆满完成了各项上报工作。为我镇农业生产领导决策,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得到了领导的好评。 六、任聘以来获得的主要技术成果所著论文主要荣誉 (一)发表的论文有: 1、于2015年7月参与编辑梁山耕地 编委。 2、于2018年5月参与编辑现代小麦生产与病虫害防治原色 图谱 副主编。 3、于2018年参与编辑玉米规模生产与原色病虫害绿色防控 生态图谱 副主编。 (二)取得的主要荣誉有: 1、2014年被济宁市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评为“2014年度全市 农广校系统先进个人”。 2、2016年被山东省农广校评为“山东省新型农民创业培训 组织管理工作先进工作者”。 3、2017年12月被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济宁市 财政局、济宁市农业局评为“第八届济宁市优秀乡镇农业技术员”。 在二十多年农技推广工作中,他总是任劳任怨、勤奋工作,不计个人得失,积极配合上级主管单位和业务部门担负的各项任务,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