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
登录|

姓名:杨洪

专业技术职务:农艺师

所在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褚兰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时间:1974.10

所属省份:安徽省

  • 个人事迹








杨洪,男,汉族,安徽宿州人,1974年10月出生,现任宿州市埇桥区褚兰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作为一名基层农业技术人员,长期工作在农业推广的第一线,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根基层,脚踏实地,为褚兰镇农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农业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曾获得“市区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以及“农业产业化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作为包村联户技术指导员,从2016年开始,他把进村入户进行技术指导和互联网结合起来,探索开展“互联网+农技服务”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主要做法 一是更新农技推广理念。将传统的以农业技术为主导转变成以人为指导为主导的理念,进行农业实用技术的积极配置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综合效益。二是运用多种技术性的培训手段把农业技术推广到广大的群中去。三是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能够及时、有效地线上技术推广,凸显技术应用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1、结合包村联户,做好农技推广工作 一是及时开展入户指导,每年实地技术指导不低于15次、发放技术明白纸和病虫情报不少于1500分;二是进行技术培训,每年开展分散式培训或召开现场会和集中培训不少于4次,开展技术推广服务;三是在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关键时期,通过召开广播会、手机短信群发、微信群发送等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病虫害防治等农技指导服务。 2、利用“互联网+”,做好农技推广服务 一是建立“褚兰农技推广”、“褚兰新型主体”、“褚兰科技示范户”微信群、“褚兰种植大户”qq群,利用镇政府的“褚兰镇工作交流群”等信息网络平台,每年发布病虫测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主推技术、购销信息、农业政策信息和天气信息等在150次以上,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为不同群体提供相应的农技服务,指导农业生产。二是邀请农业专家入群,通过“微视频”、“微课堂”、“语音互动”、“信息发布”服务等方式,为种植户提供病虫草害防治、农资选择、市场供求信息、技术交流、购销信息等多方面的技术推广服务。每年通过“互联网+农技推广”模式,解决了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更拉近了农户与专家、农户与农技人员、农户与农户之间的距离,搭建了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快速服务平台,受到了农户的普遍欢迎。 3、应用中国农技推广app,进一步做好农技推广工作 指导示范户和新型经营主体下载安装中国农技推广app,提供公益性技术咨询服务,其中包括农业资讯、农技问答、技术交流、在线学习、视频课堂等。累计上传工作日志4212篇、本地农情3887条、解答专业问题13013个。 4、指导特色产业发展。组织第17次全国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协作会议褚兰育苗现场观摩会,通过技术培训、外出参观学习、专家指导、新闻采访等方式,指导褚兰萝卜、瓜菜育苗产业等特色产业规范化发展。“褚兰萝卜、谢炉黄桃”获得“绿色”证书,“褚兰”商标被评为宿州市知名商标。 5、建立村级信息化服务,推动名特优农产品“线上”销售。运用“互联网+农技服务”平台,结合农村电商服务平台,建设乡村农业信息化服务点11个,2020年实现线上销售瓜菜种苗、水果萝卜等农产品300余万元。 二、取得成效 “互联网+农技服务”,让种地更简单。通过微信群、qq群,能够把复杂的农技服务、农资选择(种子、肥料、农药等)和田间管理技术变成简单的、易操作的标准化的作业流程,有效地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互联网+农技推广”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智能化、统筹化、集约化和高效化的功能,把服务对象、农技人员和专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农技推广服务通过互联网融入到各个领域,对现代农技推广和农民种植模式的思想改变、农业技术通过应用起到非常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农业专家和农业经营服务企业的加入,不但能够及时诊断农作物症状(病虫害等),并能第一时间提供解决方案(农业配方和使用技术等)。 “互联网+农技推广”模式,能够让农民掌握应用新品种、新农药、新技术,提高新视野,转变防治新方法,从农业生产中提升技术,达到增产增收提质的目标,提升经济效益,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