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
登录|

姓名:金鑫

专业技术职务:农艺师

所在单位: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灵城镇农村经济技术工作站

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时间:1967.09

所属省份:安徽省

  • 个人事迹





金鑫同志在乡镇农村经济技术工作站工作33年以来,爱岗敬业,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认真学习农业技术知识。经常深入村组、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农业技术指导、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灵城镇农业农村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积极参加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金鑫同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学习每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学习农业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农业技术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通过不断学习、他牢固树立了“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了“两个维护”。他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 二、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金鑫同志先后参加过小麦综合病虫害防控、小麦氮肥后移,小麦新品种试验示范,测土配方施肥、玉米宽窄行种植等6项试验示范项目工作。还积极推广多种优质新品种、新技术和高效新模式在灵城镇大面积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全镇农户增加收入600万元。通过实践探索,本人对全镇主要农作物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都有了新的领悟和提高,为灵城镇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每年积极投入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召开现场会、开展“科技三下乡”等活动、加强了农业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了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了农业适用技术的入户率和普及率。引进、推广4项农业新技术、形成了在全镇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规范、普及到灵城镇各村,每年全镇农民新增纯收入500多万元。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节约了水资源、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促进了农机化综合水平的提高、为土地流转创造了条件。 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金鑫同志和同事们一起帮助界沟村建立了占地200余亩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帮助罗田村建立了180余亩的大棚葡萄种植基地,全镇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10000余亩、形成了以界沟的大棚西瓜、大棚葡萄,山西的大棚芦蒿,山桥的紫薯,高许的梅干菜,周田的花菜,七里的草莓、黄桃,罗田的大棚葡萄、芋头、生姜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农民年增收2000余万元。 四、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服务农民 金鑫同志每天都登录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服务平台,上传工作日志及工作体会,上报农事农情,学习最新政策法规,了解科技动态,浏览通知公告,学习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在日常技术指导的过程中,有什么拿不准的问题,对一些小麦、玉米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不太了解的,就在平台上提问、讨论、直到把问题搞清楚为止;同时也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积极回答平台上全国各地同事的提问、供他们参考。不仅他本人每天登陆使用这个平台、同时也教会了自己的6个科技示范户注册、登陆、使用这个平台、在线上进行交流、沟通、学习,提高他们的种植水平。2020年7月,有个农户反映他家种植的19亩大豆,被雨水淹了,向金鑫同志求助,金鑫立即在这个平台上和本地的同事充分交流,推荐重新种植早熟玉米品种强盛368,并深入田间对其技术指导,最后亩产近千斤,该户对其十分感激。鑫源家庭农场负责人马仁辉,是他的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棚葡萄130亩左右,以前种植的都是夏黑、巨峰、金手指等常规品种,由于葡萄上市时赶不上好行情、加上这些品种不好储存、经济效益一直不好。金鑫帮他注册了中国农技推广APP,他在这个平台上交流、学习、提问、了解葡萄的品种特性和种植葡萄的相关知识,2019年他把原有的品种全部换成了挂果期长、耐储存价格高的阳光玫瑰品种,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几年来、在这个平台上,金鑫帮助解决农户反映生产中的疑难问题56个,减少经济损失60多万元。他在这个平台上也学到很多知识,业务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几年来,金鑫上传日志7200多篇、农情4300多条、解答问题5200个、获得好评1750多条、同时学习积分也在不断增加、位列全国第17名、安徽省前10名之内。 五、积极做好驻村扶贫工作 金鑫同志于2017年9月到罗田村驻村扶贫工作,深入农户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宣传农业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了解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及生产生活状况,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措施、因地制宜发展到村到户项目。经过3年勤奋工作,到2020年底罗田村69户168人贫困户全部脱贫,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