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崔权贵
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工程师
所在单位: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龙镇综合服务中心 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机工作站
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时间:1971.06
所属省份:吉林省
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农机人员。1990年7月,他从吉林市农业机械化学校农机化专业毕业后就被分配到梅河口市基层农机站工作,由于所学专业对口,而且工作积极肯干,很快就成了单位的业务骨干,没过几年就当上了农机站的站长,这个站长一干就是22年,他为农机推广事业默默奉献32载,并且是一直奋斗在农业生产的第一线,他扎根基层,无怨无悔,靠务实的作风和所学的农机知识服务于“三农”。他把“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降低农民劳动强度”为目标。在他的带领下海龙镇的农机推广工作成效显著,他多次获得专利成果,多次在不同刊物上发表论文,也多次获得梅河口市农机系统先进个人、嘉奖优秀等荣誉称号。他就是梅河口市海龙镇综合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机工作站站长、高级工程师崔权贵同志。 32年的工作实践,他始终秉持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刻苦专研技术。他注重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工作。常年深入村屯和生产一线,每到一处就会向农民宣传农机技术和新机具,把自己所学的知识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农民。他说,要提高农机科技水平,就得引导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要想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就要靠我们农机工作者广泛宣传,不断加大科普宣传力度。他积极参加农机推广部门组织的县内、省内、省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培训,并到山东农业大学进行学习。通过各类培训学习,他的农机推广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不断提升,更增强了农机推广体系为农民服务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这一项强农惠农政策,他带领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到本市和周边市县组织的农机现场演示会参观学习,对大家反响比较好的机型机具,他又亲自联系经销企业,到海龙镇的农户地块中现场展示演示新机具。尤其在2015年推广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时候,他联系当地的经销商,把一台四平康达两行牵引式免耕播种机运到农户的地里,现场播种、调试施肥深度、播种深度、镇压力度等。播完又扒开土壤查看播种的效果,经过反复试验得到了农户的认可。几年来,海龙镇的玉米免耕播种机保有量迅速增加,已达到15台。机具有补贴;作业有补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让农民尝到了甜头。而且在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中,农机手们还可以为其他农户代耕代种,实施单环节托管服务,也为自己和其他农户带来了经济效益。 他带领推广人员走村入户宣讲农机政策和新技术,对农民进行培训,组织新型机具演示,每年发放的资料有2000余份,受教育人数近千人次。他每年都向市里推荐优秀的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和阳光工程等各种培训。让他们不仅能学到书本上的东西也能到省内外的大型农机企业、优秀的农机合作社参观学习,增长见识、开拓眼界。通过培训、学习、观摩,农民的认知得到了改变,购买农机具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海龙镇每年购买农机具就能享受国家补贴近200万。受益农民150户左右。水稻育插秧设备、玉米收获设备以每年70多台的速度迅速增加,农机化作业水平快速增长。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已超过我市平均水平,是我市农机化水平最高的一个乡镇。 推广新型农机具的同时,他强烈地意识到农机安全的重要性。由于近几年都有玉米收获机伤人事件。追根溯源都是驾驶员操作不当,未切断动力就进行检查机具造成的。他带领全站人员深入到每一个有收获机的农户家中,讲解安全操作规程,粘贴警示标识,并通过观察、揣摩和实践发明了一种玉米收割机用防伤人装置,为农机手的安全保驾护航,同时也申请了国家专利。 为了更好的服务三农,及时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在线下宣讲、培训的同时,开通了线上服务。建立海龙镇农机微信群,群内为农机户提供最新的农机信息,供销信息,以及各方面的答疑解惑。并让他们下载“中国农技推广”APP,通过线上进行学习。他通过“中国农技推广”平台为全国用户解答问题8600多次、发表日志6000多条、农情3000多条。得到50000多好评,全国排名前50,地区排名前3,获得“农技高手”称号。 在工作中,崔权贵同志注重实际,善于开拓创新。他非常关注农民对新机具、新技术的需要,他常说“最大程度的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才是我们农机人应该做的”。他就这样扎根于基层、甘守清贫、默默奉献,用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践行着对党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