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玉花
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兽医师
所在单位:内蒙古磴口县农牧业经营管理站
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时间:1971.03
所属省份:内蒙古
“互联网农技带头人”-磴口县农牧业经营管理站副站长玉花 玉花,女,蒙古族。现年49岁,中共党员,1991年7月毕业于扎兰屯农牧学校,后分配到磴口县哈腾套海苏木工作,从事动物卫生疫病防疫防治工作;1995年5月调入磴口县兽医站,从事畜禽防疫 ,定点屠宰宰前检疫、畜禽饲养管理、适用增产技术培训推广等工作;1997年6月因兽医站和动监职能职责分家,从1997年6月至2003年3月在磴口县动物卫生监督检验所工作,从事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2003年因在牧区开展工作时需要一名有语言、沟通能力的少数民族干部,在局组织的安排下调入磴口县牧区经营管理站工作;2014年农业和牧业经营管理站合并,现工作于磴口县农牧业经营管理站。 在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先导力量的今天,她充分利用休息时间和节假日,应用信息化手段和互联网理念开展指导示范户和广大种植户和养殖户,为磴口县的农牧业技术推广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主要事迹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大数据为农牧业技术推广发展带来了便利和高效,为了更好更快掌握和运用 “互联网+农技推广”技术模式,她经常参加单位和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在职农牧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学习,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每天坚持利用互联网学习,特别是通过中国农技推广app,积极参与全国各地农技人员学习和交流,在自己的知识领域范围内,帮助有需要的同志答疑解难,共登录中国农技推广1340次,提问2364次、回答问题5343次,上传日志4553次,上报农情2874次。积极利用现代知识传播手段,利用互联网大力普及农牧业知识,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不断更新迭代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她活学活用农技推广平台,平时有问题上平台提问,看到好的解答截屏保存下来,她及时在日志中上传种养殖等方面的实用技术。 农业科技网络书屋成为了她学习技术、获取信息的好“帮手”,共登陆农业科技网络书屋26683次、浏览6787次、下载186次、检索78340次、在线时长62553分钟,使用总次数110996次。她及时了解掌握农业科技网络书屋中的具有权威的、实用的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及时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其他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朋友,创新了农技推广方式方法,提高了农技推广效率,变“科技下乡”为“科技在乡”,变走村串户为全天候的在线服务。她积极组织指导的科技示范户和带动户参加《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取得很好的成绩,得到了科技示范户和辐射带动户的一致好评,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应用取得了实效。她在历年的农牧业科技网络书学习竞赛中取得的成绩:2014年,获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竞赛个人一等奖;2015年,获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竞赛二等奖;2016年,获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学习竞赛个人“优秀农技员一等奖”;2017年,获“新农民”微视频展播活动中获得“最佳贡献奖”;2017-2018年,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系列产品使用中,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标兵用户;2018年,获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学习全国比赛一等奖;2018年,获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答优秀个人奖;2019-2020年,获全国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学习竞赛一等奖。 2012年至今参加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共指导科技示范户15户,其中肉羊养殖户10户、玉米种植业5户,辐射带动150户共同致富。9年来她利用农信通服务平台、科技三下乡、田间课堂、微信课堂等方式,共计培训和技术指导示范户和辐射带动户500多场次,发放物化补贴135人次、通过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玉米产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玉米基地平均亩产936.5公斤,比对照田平均产量832公斤亩增产104.5公斤,增产率12.5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来自玉米主导产业的收入得到了稳步提升。肉羊养殖户通过指导的10户科技示不断提高养殖户的科学种养水平和疫病预防防控意识。2016年5户示范户基础母羊存栏1200只,年出栏4800多只。人均来自肉羊产业的收入达到3766.31元收入得到巩固。肉羊养殖数量迅速增加,促进了有机农牧业发展,实现了传统养殖向现代肉羊产业发展的转变,凸显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她在农牧系统工作领域获得奖励:2002年被评为磴口县畜牧业局“双学双比”先进个人;2007年-2010年连续4年被评为磴口县畜牧业局先进工作者;2015年,撰写的《奶牛乳房炎的防治》论文获得巴彦淖尔市第四届自然科学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19年,被评为磴口县农牧和科技局优秀党员。 她是农牧系统一名普通的农牧业工作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勤奋刻苦,时时刻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工作,并以优异的成绩赢得了广大干部职工和农牧民的一致好评,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农技推广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