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史良锁
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农艺师
所在单位:山西省闻喜县农业农村局种子站
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时间:1972.01
所属省份:山西省
1、主要做法 一是开展“包村联产”和“专家+农技推广农业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技推广网络,全面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和信息服务工作。在闻喜县凹底镇关村旱地有种芝麻的习惯,我们聘请山西农科院经作所芝麻专家刘文萍副研究员和汾阳芝麻试验站的任果香、文飞、吕伟等作为农业技术指导员,以科技示范户董卫良的5.3亩地为示范田,引进黑芝麻新品种晋芝三号,科学管理,亩产量达到510斤,比当地其它芝麻品种亩增产190斤,通过在示范田开观摩会5场,发放《西北芝麻生产高产高效》技术培训手册1000余册,参加观摩人数达1500余人,辐射带动种植户50多户。我用手机拍成照片,通过美篇编辑后,发在关村群里。芝麻种植成为本村和邻村周边发家致富的主导产业。我负责对科技示范户的选择,从新品种芝麻的引进,选地到播种,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直至收获,全程进行跟踪登记服务,为国家芝麻产业体系发展提供可靠数据,并参与了《西北芝麻种植操作规程》的实施与编写工作。 二是实施全面科技入户的服务模式,积极推广《中国农技推广》服务平台,随时随地都能在线上学习。在闻喜县后宫乡界元村有种反季节(夏季露地栽培)西红柿的有利天然条件,聘请河南农大蔬菜专家赵李峰在生产季节亲临,给种植户手把手指导,加微信建群,24小时不间断解疑答惑。还让电脑技术人员帮助种植户下载《中国农技推广》APP,让种植户学习服务平台上的各种操作技能,学会如何提问,如何问专家,使种植户不出门问题便得于解决,收益用户达到50余户,经济效益比往年提升20%-30%。我坚持每天在《中国农技推广》服务平台线上学习,包括政策法规的浏览分享,问题答复及我的问题求解,我的评论看法。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坚持线下收集各种有关农业方面的素材,及时上传日志,汇集农情播报,把存在的问题汇总在线上询问专家,线下帮助农户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也提高了我的专业知识水平。 三是围绕主导产业,采取集中办班和现场问答的方式,开展科技培训,积极无偿传授科学技术和生产经验。我在闻喜县郭家庄镇吕庄村和刘家场村下乡产业扶贫包村工作中,分别根据主导产业的发展情况,我主持开现场会和室内技术培训,针对吕庄村主导产业是中药材种植,除草难的问题,采取现场解答种植户的问题100余条。收益户30余户,出各种解决方案50余条。刘家场种植连翘是其村的主导产业,开展室内培训3次,培训人数150余人,发放资料150本,对接的13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2、取得的成效 (1)通过农技推广工作,在闻喜县利金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小麦新品种衡S29繁种田500亩,繁种田收获后复播种植登海先锋玉米新品种登海685示范田500亩。辐射带动裴社乡小泽、大泽、南吴等周边600多户加盟,小麦良种繁育加玉米新品种高产示范田建设,小麦收购价由1.23元/斤提升到1.33元/斤,亩收入增加120元;玉米产量由1200斤增加到1700斤,亩增产500斤左右,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2)技术推广服务到位,通过技术培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种植业科技含量显著提高。我引进山西金鼎种业繁育的小麦新品种晋麦84号以产量高、矮杆、抗倒伏、穗大、面白成为当地小麦主栽品种,在后宫乡后宫村示范种植15亩,实打实收平均亩产1530斤,打破了小麦亩产1500斤的单产记录。 (3)提高了农技推广队伍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对接。在凹底小马、大马、康村,通过河南农大教授和我的现场讲解培训,发放河南农大编写的《西瓜栽培实用技术》手册500余本,种植户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有了提高,种植能手达到20余人,被称为周边种植户的“土专家”。 (4)整合资源,提高了工作效能,将我与科技示范户有机结合,使工作效能大大提高,种植户在生产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5)社会反映良好,通过农技推广的努力,工作成绩得到了种植户的赞誉。我给后宫界元村前程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的西红柿露地品种——粉都夏宝二号,在同等管理水平下,亩产量由14000斤增加到17000斤,平均亩增产3000斤左右,按露地西红柿0.8元/斤的价格计算,亩增产2400元。因其耐运输、抗病、果大、产量高受到种植户的欢迎,远销到河南、陕西等周边省份。 3、经验总结 将农业技术延伸到田间地头,给农民现场示范和讲解、农民容易接受,能学以致用,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水平,减少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达到农民增收节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