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李树峰
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农艺师
所在单位:河北省阳原县农机技术推广站
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时间:1975.04
所属省份:河北省
李树峰,男,高级农艺师,于1998年6月毕业于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农学专业。同年7月被分配到阳原县农业局,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并于2008年12月取得农艺师任职资格、2018年12月取得高级农艺师任职资格。作为一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始终明确自己肩负的使命,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分严寒酷暑,起五更打黄昏,深入田间地头,及时指导农作物生产,广泛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打破常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到有所侧重,有所创新,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想方设法实现科技兴农的快速发展。 一、勤奋学习,提升自我 1、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2016年4月、7月,两次参加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传媒与传播研究中心组织的技术培训;参加由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培训中心、河北省科技工程学校组织的2019年度、2020年度河北省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参加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继续教育在线培训。系统全面地学习了设施蔬菜栽培新技术、设施农业关键技术、燕麦产业发展现状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蔬菜产业发展动态与新技术及农产品质量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小麦生产与供给侧机构改革等方面的知识,既掌握了知识又开阔了眼界。 2、充分利用业余时坚持自学。一是参加“张垣农业”、“冀台同韵”等网络平台的网上专业知识学习;二是通过“中国农技推广APP”、“学习强国APP”,不断加强学习,解决农户及科技示范主体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把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真正运用实践中。通过不断学习,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科技入户指导能力持续提高。 二、求真务实,高效服务三农 1、及时掌握农情,科学指导农户。这些年,在农技推广工作中,求真务实,不怕苦不怕累,每年累计下乡服务100天以上,为全县粮食生产安全提供保障。尤其是在2019年草地贪夜蛾入侵我省的时候,始终坚守在防虫一线,每天为农民发放“草地贪夜蛾识别与防控”宣传画和传授草地贪夜蛾的监测和防治知识,让农民快速掌握识别和防虫知识,积极参与到虫害监测和防控工作中来。在全县布点安装诱捕监测设备,对诱捕到的害虫认真调查监测,仔细统计汇总,严防草地贪夜蛾在我县发生蔓延。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作为一名产业技术指导员,负责化稍营镇狼洞沟村的产业发展技术指导工作,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帮扶村基本情况,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对全村176名从业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指导贫困群众发展花生、西瓜等特色作物,推动产业发展,促进产业扶贫,以“示范户+带动户”的产业扶贫新机制,提高贫困户种田水平,帮助该村发展壮大了农业产业,贫困人口顺利脱贫摘帽。 2、借助中国农技推广平台,开展线上服务。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依托中国农技推APP和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等网络平台指导农业生产,在关键农时及时发布农业生产日志农情、气象灾害预警等信息,与农技人员开展技术交流,为科技示范户和农民朋友答疑解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截至现在,每天坚持登录中国农技推广APP,共发布《工作日志》9779条,及时发布《农情》2806条,及时解答专业问题9359条。 3、示范创新,争创农技推广一流业绩。近年来,参与完成了测土配方施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高产创建、谷子新品种示范与推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先后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冀西北耕地地力演变与养分资源安全高效利用、冀西北半山区温室葡萄提早栽培、河川区出口番茄栽培等实用技术累计达60万亩次以上,推广技术覆盖率达95%以上,平均亩增产15%以上。参与制定张家口地区《绿色食品 杂交谷子栽培技术规程》,很好地规范了杂交谷子标准化生产。先后参与完成了省、市、县玉米高产栽培示范方10余个,示范面积达20余万亩次,累计增产16万公斤以上。参与完成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玉米、谷子3414试验、氮肥用量、养分丰缺指标、微肥用量、肥料利用率、氮肥定位递减等肥效试验50多项次。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制定我县主要作物的肥料、微肥的合理施用量,总结编制了《阳原县耕地资源评价与利用》一书,完成阳原县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对指导全县农业生产,合理用地、养地,科学施肥,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4、创新工作举措,实现与科技示户完美对接。一是发放物化补贴。在春耕备播期间,及时向科技示范户发放物化补贴,为示范户的春耕生产提必要保障;二是积极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在科技示范主体孟泽远、侯耀处推广谷子新品种张杂13和张杂19,在种植、田间管理等重要环节全程技术指导。在示范主体杨昌帅处推广番茄高频振荡器授粉、吊穗吊秧、CO2气肥管理新技术,取得成功,每棚增加产量500公斤;三是推广速舜兴菌酶制剂。在示范主体孟泽远处推广菌酶制剂(复合微生态缓冲体系),在谷子和马铃薯等作物上应用,亩均增产27%左右;四是为示范主体解决生产中困难。在技术指导服务过程中,得知示范主体杨昌帅准备种植马铃薯,苦于购买不到合适的薯苗,多方联系后并经实地考察,最终从张家口市盛源薯业有限公司购得物美价廉的薯苗,解决了农业生产难题。 三、潜心专研,总结提炼成果。 23年来,本人坚持科技兴农,潜心科研,先后发表了《阳原县杂交谷子高产栽培技术》、《阳原县旱地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技术》等5篇技术论文; 编写了《阳原县耕地资源评价与利用》、《农业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两本专著。 个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技术指导部门大力支持,和单位领导精心指导,也离不开其他同事的积极配合,在以后工作中,取长补短再提升农技推广工作质量,使农技推广工作更及时、更有效、更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