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小汤山农业科技展示基地成立于1984年,1998年由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接手进行管理,目前已成为我站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引进、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工作的重要平台。基地位于昌平区小汤山镇安四路两侧,面积322.8亩。其中生产面积220亩,设施齐全,拥有现代化连栋温室10栋、日光温室65栋、塑料大棚7栋,并建有农作物废弃物循环处理厂、冷库等配套附属设施,园区工人29人。
二、主要职能
小汤山农业科技展示基地是北京市现代农业展示、示范的窗口,是服务保障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的重要平台。主要职能是农业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培训、科普、交流等公益性展示,通过引进筛选和试验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引领现代农业发展,通过解决农业生产面临的技术问题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促进京郊农民增收,通过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和助力农产品销售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三、工作成效
近年来,基地主要围绕蔬菜、西甜瓜、食用菌、草莓、南果等作物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展示。2013年以后根据农业调转节和供给侧改革的精神,又进行了高效节水、绿色防控、有机生产、贮藏加工等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满足了北京都市型农业的发展需要,对引领京津冀农业发展、精准扶贫起到重要科技支撑作用,通过“高产高效”创建活动的开展,成为首都“菜篮子工程”的靓点。
1、技术引进:近五年来共引进蔬菜、西甜瓜、食用菌、草莓、南果等新品种300多个,以及集约化育苗、基质化栽培、工厂化生产、智能化灌溉、商品化加工、废弃物利用等新技术40余项,丰富了农产品种类,满足了多元化需求,促进了供给侧改革,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引领了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
2、技术试验:每年进行新品种、新装备、新材料、新技术的各类试验研究30余项,丰富了北京市农产品市场供应,为北京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提供了储备,大大减轻了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和负担,提升了设施装备水平,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加快了北京市农业生产技术创新速度。
3、技术示范:每年进行高产高效栽培、生产方式创新等技术示范10项,产量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了农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和组织管理创新,提升了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4、功能开发:基地先后开发、试验种植成功番木瓜、番荔枝等南方热带水果品20多个,并把种植技术推广到京郊及周边省市,同时每年举办北京市优质农产品推介和农业新成果展览,为农业旅游观光提供了新内容,增加了新亮点,构建起了北京市农民与市民连接的纽带,创新了都市农业的生活功能。
5、农民培训:每年举办骨干农民技术培训、职业农民培养、外埠农业技术人员培训等各类科技培训20余期,培训2000余人次,构建起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和农民有机联系、沟通直接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提升北京市农业整体素质和发展后劲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此外基地还圆满完成了新疆和田市农业科技人员赴京技术培训及农业农村部“一带一路”援外培训等政治任务,得到了援疆指挥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
6、科技交流:每年组织参加科普活动10余期,开展国际、国内、市内各类科技交流活动10余期,建立了高效的农业科普宣传渠道,增强了农业科普服务功能,提高了农业科技交流组织能力,加强了北京市民对农业的了解程度,为北京乡村振兴提供了助力,基地已成为北京市农业的对外交流窗口和载体,搭建起了全国及北京市农业从业者的交流平台,加快了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速度、均衡了北京市农业发展水平。
商磊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北京天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
322.8亩
耕地、设施农用地,租期至2038年12月31日
连栋温室10栋,日光温室66栋。塑料大棚7栋、农业物联网类、智能农机具类、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
专家组长 王克武 ;专家组人员数: 12 名,其中:正高 5 名、副高 6 名,中级 1 名
技术成果数: 35 项,其中新品种 20 个、新技术 6 个、新产品 5 个、新工艺 1 个、新模式 3个
浏览量:1033来源: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小汤山)时间:2020-12-17
来源:管理员
来源:管理员
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