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农业地方技术>2025年农业地方技术详情
摘要:魔芋-玉米间作栽培技术是针对陕南魔芋产业中品种退化、病害高发等瓶颈问题研发集成的技术。该技术通过优选种植地块,筛选抗病魔芋品种与间作遮阴玉米品种组合,科学设置种植密度,配套土壤消毒、种芋处理、平衡施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管理措施,有效解决魔芋遮阴及病害问题,提升魔芋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技术适宜在秦巴山区及同生态环境区域种植推广应用。
一、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
魔芋为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富含葡甘聚糖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及生物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把魔芋产业化开发作为陕南突破发展的重点项目予以发展。然而,随着魔芋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品种退化、病害高发、连作障碍严重等),严重制约魔芋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基于此,本技术在优选种植地块和魔芋种芋的基础上,选择间作遮阴玉米品种,确定种植密度和遮阴度,采取科学的大田管理以及采收贮藏措施等关键技术集成,形成一套魔芋-玉米间作栽培技术。
(二)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核心技术“魔芋-玉米间作栽培技术”,2013年以来在安康、汉中、商洛、宝鸡等多地进行示范推广,获得良好效果。近年来,在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魔芋科学试验站小面积示范推广,采用该技术魔芋发病率降低13.5%,亩产达1500kg以上,亩增产12.6%,玉米亩产320kg以上,亩经济效益9512元以上。2018—2024年,在安康八县一区一市和汉中、商洛、宝鸡魔芋主产县进行大面积生产示范,平均亩产均在1300kg以上,发病率降低14.1%。目前该技术正在陕西魔芋主产区推广应用。
(三)提质增效情况
魔芋-玉米间作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和空间,增加亩产和经济效益。应用魔芋-玉米间作栽培技术,能有效解决魔芋遮阴问题,同时不与粮油争地。和常规技术相比,应用魔芋-玉米间作栽培技术,亩经济效益达9000元以上。该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促进魔芋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四)获奖情况
申报2025年省级标准。
二、技术要点
(一)地块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以壤土或含沙砾的黏土为宜。
(二)品种选择
结合不同品种特性和不同海拔区域环境,建议低海拔区域种植白魔芋,中高海拔区域种植“安魔128”,高海拔区域种植花魔芋或“安魔128”。
(三)种芋选择
生产魔芋种芋需选择一龄根状茎或者100g以内的小球茎;生产商品芋需选择二龄种芋(100g以上)。种芋必须具备该品种的典型性状,顶芽健壮饱满,无疤痕、无破裂、无霉变,且不是开花魔芋(俗称公魔芋)。
(四)整地施肥
1.整地
播种前,土地需深翻30~40cm,清除杂草,破碎土块。
2.施肥
施用三元高钾复合肥40kg/666.7m2~
60kg/666.7m2,有机肥500kg/666.7m2~1000kg/666.7m2。
(五)播种
1.播种期
3月下旬至4月下旬,气温稳定在12℃以上为播种适宜期。
2.播种方式
a.起垄:采取高垄深沟栽培,垄宽100cm~120cm,垄高15cm~20cm,垄沟40cm~60cm。
b.播种:种芋生产选择一龄根状茎或者小球茎播种,株行距10~20cm*15~25cm,播种深度10~15cm。商品芋生产选择100g以上种芋播种,株行距30~40cm*40~60cm,播种深度15~20cm。
(六)间作遮阴
1.玉米品种
间作的玉米宜选择高秆、叶形宽大、抗倒伏的品种,如中金368、正大12,镇玉213、天汉10号等。
2.玉米播种
a.播种时间及行向:一般魔芋刚顶土即将出苗为间作玉米播种的最佳时期。玉米按照南北方向,宜采取垄边播种。
b.套种模式:双行套种即1垄魔芋2行玉米,株距一般为20cm~30cm,行距一般为100cm~120cm。单行套种即1垄魔芋1行玉米,株距一般为15cm~25cm,行距一般为140cm~160cm。具体播种密度,需根据魔芋地块海拔高度、夏季光照强度、时长等因素适当调整。
(七)田间管理
1.除草
出苗前15天化学除草(如草铵膦、乙草胺等),苗后人工拔除杂草。
2.追肥
为保证玉米起到良好的遮阴效果,一般在玉米出苗后20cm左右时,追施一次尿素,亩用量10~15kg。
魔芋展叶后,根据田间苗期,适当追施硫酸钾复合肥,亩用量20~30kg。
3.病害防控
在魔芋展叶后(6月上旬~7月上旬)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等)或广谱性杀菌剂(如四霉素、噻菌铜等),每隔7d-10d喷一次,连续喷施3次。
4.清除病株
发现中心病株,立即带土挖除深埋或烧毁,并在窝内及周围撒石灰,踩紧土壤,防止病菌扩大传染。
(八)采收与贮藏
1.采收
玉米成熟后,晴天及时采收,为魔芋后期生长提供通风干燥的环境。采收时,注意避免碰伤魔芋。
魔芋植株自然倒苗后,7d~15d适时采收。采收后,根据魔芋大小进行分级,种芋15℃-20℃通风避雨风干,重量损失15%后,按大小分级并贮藏。
2.贮藏
海拔1000m以下地区可采用室内贮藏或大田越冬贮藏,大田越冬贮藏需要及时清理垄沟,秸秆覆盖,必要时可覆地膜,防止冻害。海拔1000m以上区域建议室内贮藏。精选良种装框或架藏于通风干燥的室内,室内控制温度8℃~12℃,相对湿度60%~70%左右。
三、适宜区域
魔芋-玉米间作栽培技术适宜在秦巴山区及同生态环境区域种植推广应用。
四、注意事项
(1)选择适合的种植区域,包括海拔高度、土壤条件、温湿度等小气候环境。
(2)种植时,严格挑选无伤口、无病斑的优质种芋。
(3)魔芋展叶后,尽量避免田间操作(施肥、打药以及除草等),防止叶片和根系的损伤,进而引发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