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规定了喜德山地乌骨鸡的体型、外貌特征、生产性能、产品等级评定。本标准适用于喜德山地乌骨鸡的生产和流通。
一、外貌特征标准
(一)产地及分布 喜德山地乌骨鸡中心产区为喜德米市、洛哈等相邻乡镇,分布于巴久、洛莫、贺波洛、博洛拉达、两河口、东河、西河等县境内24个乡镇的中、高山村社。
(二)外貌特征标准 喜德山地乌骨鸡头部清秀,多为单冠,有少量的豆冠和玫瑰冠,喙粗长、眼大而明、活泼好动,站立稳健;鸡冠、肉垂、脸和耳叶的色泽红里透黑,喙、皮肤、脚趾和骨均为黑色;腰背宽平,体形丰满,结构匀称,体质结实,肉用体型较明显。
(三)外貌特征分类
1、公鸡:(1)外貌特征:公鸡的鸡冠直立,肉垂有皱褶,耳叶自然下垂,鸡冠、耳叶、肉垂都比较发达;主尾羽自然向后上方散开,并向后下方自然弯曲。(2)体型:颈和胫骨粗长,体格高大,腰背宽平,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肉用体型较明显。(3)羽色:胸腹部羽色以红黑色居多,颈羽为红黄色,背羽以红褐色为主,尾羽为紫蓝色或紫黑色。(4)肤色:鸡冠、肉垂、脸和耳叶的色泽红里透黑,喙、皮肤、脚趾和骨均为黑色;
2、母鸡:(1)外貌特征:母鸡的鸡冠、耳叶、肉垂相对细小,尾羽向后上方自然闭合直立。(2)体型:颈较细短,体格中等。(3)羽色:羽色以麻黄色为主,黑色次之,有少量的白色和杂色。(4)肤色:鸡冠、肉垂、脸和耳叶的色泽红里透黑,喙、皮肤、脚趾和骨均为黑色。
3、阉鸡:(1)外貌特征:阉鸡的头部清秀、眼大而明、鸡冠、耳叶、肉垂细小,不鸣叫,性情温顺,胆怯。(2)体型:颈较粗长,腰背宽平,体格高大,胫骨粗长,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肉用体型较明显。(3)羽色:颈羽为红黄色,较细长,色泽光亮;腹部及两侧的羽色为红黑色,背羽以红褐色居多。主尾羽较长,并向后下方自然弯曲,羽色为紫蓝色。(4)肤色:鸡冠、肉垂、脸和耳叶的色泽红里透黑,喙、皮肤、脚趾和骨均为黑色。
二、生产性能
(一)生产性能标准:
1、公鸡:(1)生长性能:160-180日龄的活重不低2.3-2.7公斤。(2)产肉性能:成年公鸡的屠宰率不低于76%,胸腿肌率不低于48.6%。(3)繁殖性能:开鸣期为120-150日龄。
2、母鸡:(1)生长性能:160-180日龄的活重不低于1.8-2.3公斤。(2)产肉性能:母鸡屠宰率不低于71.1%,胸腿肌率不低于43.9%。(3)繁殖性能:开产期为180-210日龄,一次连续产蛋15-30天,产蛋数在14-20枚,年产蛋80-120枚,平均蛋重52.8克,蛋壳为白色;抱性较强,孵抱季节主要在每年的2-3月、6-7月和9-10月。
3、阉鸡:(1)生长性能:180-210日龄的活重不低于3.2-3.5公斤。(2)产肉性能:成年阉鸡的屠宰率不低于77.8%。(3)繁殖性能:无繁殖性能。
(二)产品等级标准:
1、依据:根据喜德山地乌骨鸡的外观指标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外观指标分级标准应符合外貌特征标准分类表规定。
2、喜德山地乌骨公鸡分级标准:
一级:1、体形外貌:符合品种类群的体型外貌标准特征。2、羽色:符合品种类群的羽色标准特征。3、皮肤色:符合品种类群的肤色标准特征。4、用途:(1)经选育后可作为种用;(2)作为商品。
二级:1、体形外貌:符合品种类群的体型外貌标准特征。2、羽色:符合品种类群的羽色标准特征。3、皮肤色:胸背和大腿外侧的皮色乌黑色。4、用途:作为商品。
三级:1、体形外貌:不完全符合品种类群的体型外貌标准特征。2、羽色:不完全符合品种类群的羽色标准特征。3、皮肤色:(1)符合品种类群的肤色标准特征,(2)胸背和大腿外侧的皮色乌黑色。4、用途:作为商品。
3、喜德山地乌骨母鸡分级标准:
一级:1、体形外貌:符合品种类群的体型外貌标准特征。2、羽色:符合品种类群的羽色标准特征。3、皮肤色:符合品种类群的肤色标准特征。4、用途:(1)经选育后可作为种用;(2)作为商品。
二级:1、体形外貌:符合品种类群的体型外貌标准特征。2、羽色:符合品种类群的羽色标准特征。3、皮肤色:胸背和大腿外侧的皮色乌黑色。4、用途:作为商品。
三级:1、体形外貌:符合品种类群的体型外貌标准特征。2、羽色:符合品种类群的羽色标准特征。3、皮肤色:(1)符合品种类群的肤色标准特征,(2)胸背和大腿外侧的皮色乌黑色。4、用途:作为商品。
4、喜德乌骨阉鸡分级标准:
一级:1、体形外貌:符合品种类群的体型外貌标准特征。2、羽色:符合品种类群的羽色标准特征。3、皮肤色:符合品种类群的肤色标准特征。4、用途:商品。
二级:1、体形外貌:符合品种类群的体型外貌标准特征。2、羽色:符合品种类群的羽色标准特征。3、皮肤色:胸背和大腿外侧的皮色乌黑色。4、用途:商品。
三级:1、体形外貌:符合品种类群的体型外貌标准特征。2、羽色:符合品种类群的羽色标准特征。3、皮肤色:(1)符合品种类群的肤色标准特征,(2)胸背和大腿外侧的皮色乌黑色。4、用途:商品。
肉鸡生态养殖技术 一、基础设施
(一)脱温鸡舍的改建。
1、选址:选择水、电、路较方便,地势高、背风、周围居民少、无养殖场的闲置房屋。要求改建成为地面、墙面平整、通风良好、有对流窗、有天花板,每间面积在30平方米左右的鸡舍。
2、舍内设施:(1)育雏床:按照长2米、宽1米的规格做成2-3层的育雏床,每层高35厘米,层与层之间的间距15厘米;材料可选用木料做框架、也可用直径为14-16毫米的圆钢焊制;底部、四周用筛网,边网中部做一个活动门,便于喂水、喂料。(2)加温设施:可采用地火炉(烟道)加温,也可用2-3个蜂窝煤加温,煤烟用铁管排出室外。室内不能残留煤烟。(3)器具:每个育雏床准备饲料桶和饮水器各2个。
(二)棚圈搭建。1、选址:在果园或林地、草地中央挑选地势高、易排水,电、路较方便的地方搭建简易棚圈,坐东向西或坐西向东均可。2、材料:空心砖、火砖、土砖均可,房顶用小青瓦或其它简易材料。要求地面、墙面平整,有对流窗,墙脚留3-5个小洞,便于鸡进出。3、规格:以每亩放养40只、10亩果园一次性养400只计算,需建高1.8米,面积15平方米的棚圈2间。
二、饲养技术
(一)脱温技术。
1、进雏前准备:(1)消毒:进雏前一周,育雏室打扫、冲洗干净,用甲醛(40毫升/立方米)、高锰酸钾(20克/立方米)熏蒸24小时,同时定期开展圈舍及环境消毒。(2)预热:在进雏前1-2天进行预热,使室内温度达到32-35℃,相对湿度60-70%。检查供温、供电是否正常。(3)器具:料桶、饮水器按30-50只/套,在育雏床上铺上干净塑料纸,准备好温开水、常用药品等。
2、育雏期饲养管理
(1)温度:1周内室温33-35℃,以后每周下降2-3℃,降至18-20℃时保持相对稳定,温度不能忽高忽低,全天温差不能超过3℃。
(2)湿度:1周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70%,适宜的湿度有利于卵黄吸收,提高成活率。湿度过低,容易使雏鸡脱水引起死亡。一周后湿度下降到50%即可。
(3)饮水:雏鸡运到后马上放入脱温床,休息0.5-1小时即开始饮水。初期饮水非常重要,要想法让雏鸡尽早吃水,不会饮的人工辅助喂水。
(4)开食:饮水1-2小时后再开食,最好用拌湿的玉米面撒在干净塑料纸上开食。1天以后慢慢过渡到小鸡全价饲料。
(5)光照:可以采用连续光照,但前期光照要强,后期光照要弱,以免引起啄癖。
(6)通风:在确保室温的前提下,注意通风换气,一般选择在一天中最暖和的时间进行。
(7)分群:公、母鸡,大小强弱鸡应及时分群饲养,以保证较高的均匀。
(8)疫病防治:圈舍要经常保持干净、卫生,除免疫前后2天内不能消毒外,其余时间定期消毒。病鸡及时隔离治疗,病死鸡要深埋或焚烧,发现重大疫情,按程序及时上报。
3、免疫程序:见下表。
日龄
疫苗名称
接种部位
接种剂量
1
新威灵+支倍灵
滴眼
1头份
10
新+流或新+传灭活苗
胸部肌注或颈部皮注
0.3ml
新支灵或新+传H120
滴眼
1.2头份
14
Bur-706或(法B87)
滴口
1.2头份
鸡 痘
刺翅
1.2头份
21-24
法 三 价
滴口或饮水
1.5~2头份
35-42
新+传H52
(二联四价)
滴眼或饮水
1.5~2头份
新+传或新+流灭活苗
胸部肌注或颈部皮注
0.5ml
(二)放养技术 1、转鸡前的准备工作:对鸡舍、环境、用具进行清洗、消毒,准备好常用药品、饲料、垫料等。2、转鸡前后两天在饮水中添加广谱抗菌药物(如环丙沙星、阿莫西林等),抗应激药物(如维生素C、拜固舒等)。3、脱温鸡转入鸡舍后要注意保暖(可用谷草、干草等),一周后再放进果园、林地、草地。4、前期要供给全价饲料,以后再过渡到自产的玉米、牧草等。特别注意:换料要逐步进行,不要突然更换饲料。5、必须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6、每周用不同成份的消毒剂对鸡、鸡舍及环境消毒。特别注意:免疫前后两天不能消毒。7、疫病防治:根据鸡的健康状况给鸡定期投药(如抗菌药物和抗慢呼药物),对放养鸡后期重点预防球虫病。同时加强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夏天还应做好灭蚊、灭蝇工作。严格执行休药期的规定。每批鸡卖完后,认真清洗、消毒鸡舍及其用具。对经常放牧的地面,最好翻土,把鸡粪埋在地下。空舍2周后准备喂养下一批鸡。尽量减少外来人员、车辆进入养殖场地。外来人员、车辆进入养殖场地要消毒。
三、饲料配制技术
(一)脱温期间:直接用市场上销售的肉小鸡饲料。
(二)放养期间:一周以前,用肉小鸡饲料过渡,一周以后,用自配料。同时结合人工种植的优质豆科牧草饲喂,最好刈割铡细后放入饲槽自由采食。
(三)自配料的配制方式:本地自产玉米65%+肉鸡预混料35%,严禁使用违禁药物和添加剂。
四、饲喂方式
(一)白天放养时提倡分区轮放。
(二)实行全进全出制:每栋鸡舍饲养同一日龄、同一批次的鸡。
(三)白天以放养采食饲草为主。晚上回来后适当补充精料。
(四)光照管理:早上6点开灯,天亮关灯。下午6点以后开灯,晚上10点关灯。
(五)饲养周期:90-110天,公鸡平均体重2公斤,母鸡平均体重1.8公斤即可出栏。
肉鸡生态养殖技术
一、基础设施
(一)脱温鸡舍的改建。
1、选址:选择水、电、路较方便,地势高、背风、周围居民少、无养殖场的闲置房屋。要求改建成为地面、墙面平整、通风良好、有对流窗、有天花板,每间面积在30平方米左右的鸡舍。
2、舍内设施:(1)育雏床:按照长2米、宽1米的规格做成2-3层的育雏床,每层高35厘米,层与层之间的间距15厘米;材料可选用木料做框架、也可用直径为14-16毫米的圆钢焊制;底部、四周用筛网,边网中部做一个活动门,便于喂水、喂料。(2)加温设施:可采用地火炉(烟道)加温,也可用2-3个蜂窝煤加温,煤烟用铁管排出室外。室内不能残留煤烟。(3)器具:每个育雏床准备饲料桶和饮水器各2个。
(二)棚圈搭建。
1、选址:在果园或林地、草地中央挑选地势高、易排水,电、路较方便的地方搭建简易棚圈,坐东向西或坐西向东均可。
2、材料:空心砖、火砖、土砖均可,房顶用小青瓦或其它简易材料。要求地面、墙面平整,有对流窗,墙脚留3-5个小洞,便于鸡进出。
3、规格:以每亩放养40只、10亩果园一次性养400只计算,需建高1.8米,面积15平方米的棚圈2间。
二、饲养技术
(一)脱温技术
1、进雏前准备:(1)消毒:进雏前一周,育雏室打扫、冲洗干净,用甲醛(40毫升/立方米)、高锰酸钾(20克/立方米)熏蒸24小时,同时定期开展圈舍及环境消毒。(2)预热:在进雏前1-2天进行预热,使室内温度达到32-35℃,相对湿度60-70%。检查供温、供电是否正常。(3)器具:料桶、饮水器按30-50只/套,在育雏床上铺上干净塑料纸,准备好温开水、常用药品等。
2、育雏期饲养管理
(1)温度:1周内室温33-35℃,以后每周下降2-3℃,降至18-20℃时保持相对稳定,温度不能忽高忽低,全天温差不能超过3℃。
(2)湿度:1周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70%,适宜的湿度有利于卵黄吸收,提高成活率。湿度过低,容易使雏鸡脱水引起死亡。一周后湿度下降到50%即可。
(3)饮水:雏鸡运到后马上放入脱温床,休息0.5-1小时即开始饮水。初期饮水非常重要,要想法让雏鸡尽早吃水,不会饮的人工辅助喂水。
(4)开食:饮水1-2小时后再开食,最好用拌湿的玉米面撒在干净塑料纸上开食。1天以后慢慢过渡到小鸡全价饲料。
(5)光照:可以采用连续光照,但前期光照要强,后期光照要弱,以免引起啄癖。
(6)通风:在确保室温的前提下,注意通风换气,一般选择在一天中最暖和的时间进行。
(7)分群:公、母鸡,大小强弱鸡应及时分群饲养,以保证较高的均匀。
(8)疫病防治:圈舍要经常保持干净、卫生,除免疫前后2天内不能消毒外,其余时间定期消毒。病鸡及时隔离治疗,病死鸡要深埋或焚烧,发现重大疫情,按程序及时上报。
3、免疫程序:见下表。
日龄
疫苗名称
接种部位
接种剂量
1
新威灵+支倍灵
滴眼
1头份
10
新+流或新+传灭活苗
胸部肌注或颈部皮注
0.3ml
新支灵或新+传H120
滴眼
1.2头份
14
Bur-706或(法B87)
滴口
1.2头份
鸡 痘
刺翅
1.2头份
21-24
法 三 价
滴口或饮水
1.5~2头份
35-42
新+传H52
(二联四价)
滴眼或饮水
1.5~2头份
新+传或新+流灭活苗
胸部肌注或颈部皮注
0.5ml
(二)放养技术
1、转鸡前的准备工作:对鸡舍、环境、用具进行清洗、消毒,准备好常用药品、饲料、垫料等。2、转鸡前后两天在饮水中添加广谱抗菌药物(如环丙沙星、阿莫西林等),抗应激药物(如维生素C、拜固舒等)。3、脱温鸡转入鸡舍后要注意保暖(可用谷草、干草等),一周后再放进果园、林地、草地。4、前期要供给全价饲料,以后再过渡到自产的玉米、牧草等。特别注意:换料要逐步进行,不要突然更换饲料。5、必须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6、每周用不同成份的消毒剂对鸡、鸡舍及环境消毒。特别注意:免疫前后两天不能消毒。7、疫病防治:根据鸡的健康状况给鸡定期投药(如抗菌药物和抗慢呼药物),对放养鸡后期重点预防球虫病。同时加强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夏天还应做好灭蚊、灭蝇工作。严格执行休药期的规定。每批鸡卖完后,认真清洗、消毒鸡舍及其用具。对经常放牧的地面,最好翻土,把鸡粪埋在地下。空舍2周后准备喂养下一批鸡。尽量减少外来人员、车辆进入养殖场地。外来人员、车辆进入养殖场地要消毒。
三、饲料配制技术
(一)脱温期间:直接用市场上销售的肉小鸡饲料。
(二)放养期间:一周以前,用肉小鸡饲料过渡,一周以后,用自配料。同时结合人工种植的优质豆科牧草饲喂,最好刈割铡细后放入饲槽自由采食。
(三)自配料的配制方式:本地自产玉米65%+肉鸡预混料35%,严禁使用违禁药物和添加剂。
四、饲喂方式
(一)白天放养时提倡分区轮放。
(二)实行全进全出制:每栋鸡舍饲养同一日龄、同一批次的鸡。
(三)白天以放养采食饲草为主。晚上回来后适当补充精料。
(四)光照管理:早上6点开灯,天亮关灯。下午6点以后开灯,晚上10点关灯。
(五)饲养周期:90-110天,公鸡平均体重2公斤,母鸡平均体重1.8公斤即可出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