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
登录|
地方技术

科技服务>农业地方技术>2024年农业地方技术详情

林口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集成与推广技术
【技术详情】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建设重点实施玉米综合高产技术措施,综合组装以玉米密植通透栽培为核心并与早熟玉米密植规模化生产栽培相结合,全项目田实施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措施。以推进玉米栽培模式化、标准化:实施精细规范管理、加强生物灾害防控、组织开展统防统治。生产技术上坚持以实施“一增五改”为方向,努力实施并打造高标准与高规格的玉米生产技术操作模式。一增”:是合理增加种植密度。五改”:一是改不耐密品种(平展繁茂品种)为耐密型品种;二是改常规种植方式为通透栽培;三是改小型机械作业为大型机械化作业;四是改经验施肥为配方施肥;五是改粗放生产为标准化生产。

1品种选用及处理

1.1品种选择

根据本地生态条件,应选用审定推广的优质、抗逆、增产品种。我县要选用紧凑、半紧凑型、高光效、适密、抗逆、优质增产品种。

二积温区:主栽品种推荐鑫鑫1号、绥玉23、龙聚1号、吉单27、吉单519,搭配品种吉农大516、金庆908、兴垦3、合玉23、庆单8等。

三积温区:主栽品种推荐绥玉20、绿单2、德美亚3号、哈丰3、哲单37,搭配品种为龙单59、丰禾7、哈丰2号、海玉14、东农254、金产5等。

四积温区:主栽品种推荐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北种玉1号,搭配品种克单14、鑫科玉1号、克玉16、利合16。

1.2种子质量标准

种子纯度≥98%,发芽率≥95%,净度≥98%,含水量≤16%,发芽势强,籽粒饱满均匀,无破损粒和病粒,出苗率在90%以上。

1.3种子处理

1.3.1晒种

播前15d将种子晾晒2-3d。并于播前10-15d进行1-2次发芽试验,以便及早更换品种,不误农时。

1.3.2药剂闷种

地下害虫较重的地块,用50%辛硫磷乳油1kg兑40kg水,拌400kg种子闷种。

1.3.3药剂拌种

玉米丝黑穂病较重的地块,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20g,拌种100kg。

1.3.4浸种催芽

将种子放在水中浸泡8-12h,然后捞出置于25-28室温条件下进行催芽。每隔2-3h将种子翻动一次,在种子露出胚根后,置于阴凉处练芽,待播种,或用0.1%的硫酸锌溶液浸种催芽。

2选地、整地

选择前茬未使用长残留农药的大豆、杂粮、马铃薯或瓜菜等肥沃的茬口,玉米连作不超过三年,防止病害的发生,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以上。

以伏秋整地和早春整地为主。实现保墒整地。

2.1灭茬整地

土壤墒情较好的大豆、玉米茬和杂粮茬,先灭茬深松垄台,然后耢平,起垄镇压、严防跑墒。应积极选用大型旋耕机整地,可一次性实现灭茬、深松和起垄作业,保墒效果好。

2.2深松整地

深松整地先松原垄沟,再破原垄台合成新垄,及时镇压。

2.3整地质量标准

伏秋整地翻耕深度18-22cm,耙茬深12-15cm,旋耕整地应达到15cm以上;深松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主,一般深度为30-35cm。

3施肥

根据“因需施肥”的高产施肥原则,确定多元素肥料配方及施用方法。肥料运筹上,增施有机肥,重施基肥,减少拔节肥,重施穂肥,增施花粒肥。其中以深施肥为主,提高肥料利用率。

3.1培肥地力

公顷施用有机质8%以上的农肥30m3以上,结合整地做基肥施入。

3.2种肥

亩施磷酸二铵15-20kg(纯量9.6--12.6kg)或优质复合肥30kg(N15-P15-K15,纯量13.5kg),硫酸钾(含量50%)10kg(纯钾量5kg),尿素27.5kg(纯氮量12.65kg),其中2.5kg做种肥,其余全部做追肥施入。硫酸锌或多元锌肥2.5kg(纯锌量0.75kg)做种肥。

4播种

播种时间宜早不宜晚,抓住有力墒情,尽量播在丰产期内,实现全苗。

4.1播期

地温稳定通过8℃时抢墒播种,4月25日-515前播完。

4.2种植方式

以通透密植栽培方式为主,大力推广间作和矮化技术。其主要间作方式如下:高矮间作、瓜菜间作、粮粮间作、比控等方式,一般比例为6:6、4:4、2:2等。

4.3播法

应以机械精量点播为主。当土壤含水量高于20%的地块可直接播种,凡是垄上采用机械精量等距点播时,要于播前对下种量、肥量和播深搞好试播,杜绝缺苗断条现象的发生。

4.4播种质量

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凡坐、滤水地块播后可隔日镇压;机械播种随播随镇压。镇压后播深达到4-5cm,不漏压,不拖堆。

4.5合理密植

4.5.1清种栽培:株型紧凑品种,每亩保苗4200株(株距23.8cm);半紧凑型品种,亩保苗4000株(株距25cm)。

4.5.2通透密植栽培:株型紧凑品种,每亩保苗5000株(株距20cm);半紧凑型品种,亩保苗4500株(株距22.4cm)。

4.6播量

根据留苗密度、选用品种的种子大小(粒重)及种子质量等因素综合确定,播种量一般为3-4kg/亩。

5田间管理

要做到及时管理、细管理、科学管理,确保苗全、苗齐、苗壮。

5.1查田、补种

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拱土情况,如有粉种、烂芽要及时补种;出苗后如缺苗断条,利用预备苗及时坐水补栽(选择阴雨天提高成活率),4-5叶时及时间苗、定苗。

5.2化学除草

玉米播种后,应及时采用安全低毒、优质、高效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和苗期除草,玉米苗后3-5叶期,禾本科杂草3-5叶期,阔叶2-4叶期进行苗后除草。

苗前:选用90%乙草胺1400毫升/公顷~2200毫升/公顷毫升加70%嗪草酮400克/公顷~800克/公顷;或用90%乙草胺1400毫升/公顷~2500毫升/公顷加75%噻吩磺隆20克/公顷~30克/公顷。在施药时可加喷液量0.5%~1%的植物油型助剂,喷液量以400~600升/公顷为宜,均匀雾于土壤表面。

喷药时应均匀喷雾于土壤表面,切忌漏喷或重喷,以免药效不好或发生局部药害。另外,注意不要在雨前或有风天气喷药。

苗后:选用4%烟嘧磺隆1500毫升/公顷;或4%烟嘧磺隆750毫升/公顷加38%莠去津2000毫升/公顷;或4%烟嘧磺隆750毫升/公顷~1000毫升/公顷加70%嗪草酮100克/公顷。人工喷液量300升/公顷~500升/公顷;机械喷液量150升/公顷~200升/公顷。在施药时可加喷液量0.5%~1%的植物油型助剂均匀喷到杂草上。

5.3及时铲趟、松土增温

出苗后要及时进行深松或铲前趟一犁,灭草增温,助苗生长,实现壮苗,全田铲趟、追肥作业在大喇叭口期前完成。

5.4及时追肥

应结合二遍铲趟及时追肥,亩追尿素不少于25kg。

5.5及时灌溉

灌好出苗水、拔节水、鼓粒灌浆水,防止高温秋吊。灌水质量以灌透、灌匀、不积水、不伤苗。每次灌水量不小于中雨水平,即35-45mm之间。

5.6及时应用化控技术

推荐使用吨田宝高效增产剂

5.6.1

使用时期

当玉米7-10叶期时使用,最晚不超过12叶期或抽雄前7-10天。

5.6.2使用方法

亩用吨田宝(丰单吨田宝)药液30ml(1小袋装),兑水15-20kg,在晴天上午9-10时或下午3-5时进行叶面喷施。要以机械喷洒为主,每台机械作业喷头不超过10个,机械喷洒时可降低用水量,同时可大大提高喷洒质量和喷施效果。

6主要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要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强化综合防治措施,同时做到生物和化学防治相结合,把病虫危害消灭在萌芽之中,把危害损失降至最低点。

6.1病害防治

6.1.1丝黑穂病防治:玉米丝黑穗病重的地区,干籽播种:可选择的药剂有2%戊唑醇拌种剂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0.4%拌种;催芽坐水播种,用2%戊唑醇按种子量的0.3%拌种。

6.1.2粗缩病防治:蚜虫和灰飞虱是玉米粗缩病的传播者,应重点对其加以防治。玉米幼苗期,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进行杀灭。对粗缩病发病地块,可选用1.5%植病灵800倍液,或20%病毒宁1000倍液,并分别加入0.2%KH2PO4溶液混合后喷施,能有效控制发病。

6.1.3大小斑病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每隔5-7d喷一次,连续喷2-3次。

6.1.4瘤黑粉病防治:在粉锈宁拌种基础上,在玉米抽雄前10d左右喷施500-800倍液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能有效减轻黑粉病的再侵染。

6.2虫害防治

6.2.1粘虫的防治

6月中下旬,平均100株玉米有50头粘虫时达到防治指标,进行人工捕杀。

6.2.2玉米螟的防治

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生物防治包括释放赤眼蜂和白僵菌封垛两种方法。另外,还可利用化学药剂如穂期用3%辛硫磷颗粒剂(250g/亩,拌细沙5-6kg/亩,撒于玉米心叶或叶腋),授粉后用80%敌敌畏(200倍液,3ml/株滴于顶部花丝内)或50%辛硫磷(100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螟。

6.2.3草地螟的防治

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30ml,兑水30kg进行叶面喷雾;或亩用5%高效氯氰菊酯25-30ml,兑水30kg进行叶面喷雾;或亩用2.5%功夫乳油20-25ml,兑水30kg进行叶面喷雾;或亩用25%快杀灵乳油20ml-30ml,兑水30kg进行叶面喷雾;或亩用25%辉丰快克20-30ml,兑水30kg进行叶面喷雾。

7促早熟

于鼓粒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促熟,每隔7天1次,连喷两次。于玉米抽雄前10-15天,喷施玉米生长调节剂壮丰灵或玉黄金等化学调控物质(浓度为通常用量的1/3-1/2),可有效地控制群体发育,具有明显增产效果。于玉米蜡熟后期放秋垄、拔大草。及时进行站秆扒皮晾晒,其次是隔行去雄等促熟措施。

8收获

8.1适当晚收

十月上中旬收获,促进玉米后熟,降低籽粒含水量,增加百粒重,提高品质和产量。

8.2收获方法

采取站秆人工收获或机械收获,田间损失率不超过2%。

8.3晾晒脱粒

收获后要及时进行晾晒,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烘干。籽粒含水量达到20%以下时脱粒,高于20%以上冻后脱粒。脱粒后的籽粒要进行清选,做到破碎率不超过2%,杂质不超过1%,晾晒、脱粒损失率不超过1%。

发布单位
林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人
林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徐茂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