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墒情]棉田待播状态处理
棉田待播状态处理核心是“整好地、肥足匀、灭病虫、适墒情”,为棉花播种后出苗齐、苗壮打基础,重点做好土壤准备、基肥施用、病虫草防控、墒情调节四大关键工作。
一、核心处理要点
1. 土壤准备:精细整地,创造适播条件
目标是让土壤疏松、平整、无大坷垃,满足棉花种子萌发和根系下扎需求。
- 深耕与耙耱:前茬作物收获后(如玉米、孜然),及时进行深耕25-30厘米(打破犁底层,增强保水保肥能力),深耕后1-2天内用圆盘耙或旋耕机耙耱2-3遍,使耕层土壤细碎(坷垃直径<3厘米)、地表平整,避免出现坑洼(防积水烂种)。
- 起垄与覆膜(覆膜棉区):若采用地膜覆盖种植,在播种前7-10天起垄,垄高15-20厘米、垄宽60-70厘米(根据种植模式调整,如“一膜三行”或“一膜两行”),起垄后立即覆膜(选用0.01毫米以上厚度的地膜,防破损),覆膜时拉紧压严,垄两侧用土埋实,减少跑墒。
2. 基肥施用:足量均衡,满足全生育需求
棉花需肥量大,基肥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确保养分持久供应。
- 施肥时间:深耕前或旋耕时施入,避免播种时肥料与种子直接接触(防烧苗)。
- 施肥用量: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改善土壤结构)+氮磷钾复合肥(15-15-15)30-40公斤(均衡补氮磷钾)+过磷酸钙50公斤(补充磷元素,促根系发育)+硫酸钾10-15公斤(若土壤缺钾),缺锌棉区可加施硫酸锌1-2公斤;施肥时均匀撒施,随耕翻混入耕层(15-20厘米深度),确保肥土融合。
3. 病虫草防控:提前预防,减少苗期危害
重点防控土壤病原菌(如枯萎病、黄萎病)和杂草,降低苗期病虫害压力。
- 土壤消毒:连作棉田或病害发生重的地块,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5公斤(或30%恶霉灵水剂500毫升),兑水50公斤后均匀喷洒地表,随耕翻混入土壤,杀灭土壤中的枯萎病、黄萎病病菌;若地下害虫(如地老虎、蛴螬)多,可加施3%辛硫磷颗粒剂2-3公斤,与基肥混合施入。
- 杂草防除:覆膜前或播种后(未出苗前),每亩用48%氟乐灵乳油100-150毫升(防禾本科杂草)+25%乙氧氟草醚乳油50毫升(防阔叶杂草),兑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地表,喷后轻耙1-2厘米(氟乐灵需混土防光解),或覆膜棉区在覆膜前喷雾,形成封闭药层,减少苗期杂草。
4. 墒情调节:确保适墒播种,提高出苗率
棉花播种适宜土壤墒情为:耕层(0-10厘米)土壤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的60%-70% (手握成团、落地即散),墒情不足或过大均需调节。
- 墒情不足:若播种前土壤干旱,提前7-10天进行造墒浇水(每亩浇水40-50立方米,采用沟灌或滴灌),浇水后待地表无积水、耕层土壤松散时,再进行耙耱整地,避免土壤板结。
- 墒情过大:若遇雨天导致土壤湿度过高(手握土壤黏手、不散团),及时开沟排水(在棉田四周或垄间挖深20-30厘米的排水沟),待土壤含水量降至适宜范围后,再整地播种,防止播种后种子霉烂。
二、关键注意事项
1. 地块选择:优先选择前茬非棉花(或轮作3年以上)、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避免重茬(减少土传病害)和低洼易涝地块。
2. 播前检查:整地后检查土壤细碎度、平整度和墒情,确保无大坷垃、无积水,覆膜棉区检查地膜是否有破损(及时修补,防跑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G0711乌若高速靠近三十一团九连党群活动中心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