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
登录|
  • 农田有了24小时“侦察兵”,变“靠天吃饭”为看天管理
  •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4日    信息来源:大众报业    浏览量:10205


惊蛰将至,冬小麦陆续返青。2月28日,在潍坊市寒亭区东杨家埠村的农田里,几乎看不到人,倒是矗立的一根装有太阳能板的柱子煞是耀眼。农田的主人、59岁的村民杨述田正在忙着浇返青水,看到记者来访,他笑着说:“这根柱子可是俺们的‘侦察兵’。”

寒亭区气象局设置在田间的农业气象观测站。

杨述田口中的“侦察兵”,其实是寒亭区气象局设置在田间的自动气象观测站,该气象站传感器每隔10分钟收集一次本区域的土壤水分数据,然后把数据上传到气象局业务平台,气象局专家通过大数据分析判断,发出预警和农事建议。

近年来,极端天气多发频发,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风险越来越大,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显得日益重要。在此背景下,寒亭区的气象服务全面铺开——

建设智慧气象监控系统,提升农业气象监测能力。在寒亭,农民可随时随地查阅基于位置的气象实况信息、预报预警信息等,及时收到气象为农服务提醒和建议,这得益于气象部门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开发的智慧气象云平台。

萝卜气象观测站。

“早些年觉得种地就是靠老天爷赏饭吃,近些年,气象局的专家上门指导我们科学种地。”高里街道桥西一村粮食种植大户朗吉祥说,“庄稼从种到收我们都能在微信群里收到天气专报,全程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气象服务越来越便利越来越及时,预警也能第一时间收到手机短信,非常方便!”

聚焦特色设施农业服务需求,构建设施农业小气候物联监测网。寒亭气象局选取茄果类、瓜类、葡萄等10余种特色设施作物,布设温湿度物联网智能观测仪,农户在手机上就可以查看棚内作物的温湿度变化。

雪后冬小麦观测。

潍县萝卜是当地的特色产品,种植方式有日光温室、外保温拱圆大棚、大拱棚等模式,为提高潍县萝卜的产量和品质,多年来,寒亭气象局积累各种模式下的萝卜小气候观测资料,寻找不同模式、不同发育阶段的最佳生长指标,指导萝卜种植户科学调控温度、湿度、光照等气象因素。

“潍县萝卜对温度的要求较高,尤其生长后期,如果气温过高、空气湿度小,容易引起糠心,影响萝卜品质。多亏了咱气象局的跟踪式预报服务,让我们能及时调控大棚内的温湿度。你看,我们的萝卜贮存到现在仍然嘎嘣脆,水头足,品质相当好。”寒亭开轩农场负责人孙传德说道。

在气象局的指导下,潍县萝卜再获丰收。图为种植户展示刚刚收获的潍县萝卜。(资料图)

减灾是农业增产的前提。每年夏、秋季,气象局都成立气象服务小组,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实施强田管夺丰收等行动,不断优化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指标,加强对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将防控关口前移。

“去年麦收,我就是跟着气象局的小麦收获期预报,及时收割了小麦,要是再等上几天,就赶上了大雨,机器下不了地,损失就大了。”固堤街道李家埠村粮食种植户曹文成说。

去年入冬以来,寒亭降水普遍偏少,自动气象观测站监测数据显示,土壤墒情偏旱,据气象预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也没有明显的降水过程,而当前正值小麦生长发育关键期,气象部门及时发布预报,提醒农户加强田间管理,适时灌溉。“精细化、跟踪式的气象服务,让俺们农民的春耕更有底气。”朗吉祥说。

在寒亭,气象服务日渐成为服务农业生产的利器。仅2020—2021年,气象局就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减少气象灾害损失约3500余万元,增加经济效益约4000余万元。

登录